近日,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公司(BioMed Central,BMC)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撤回原因是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此事引发公众对中国医学科研诚信的热议。随着在研发方面的空前投入...[详细内容]
“大多数医生对于自己的付出,比如加班、工资低,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抱怨,但人身安全没保障就会导致很多问题。”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程宗佑坦言,职业环境的恶化让他有时倍感疲惫。“一方面,一些负面的、渲染情绪的报道,让医生的职业荣誉感正在淡化;...[详细内容]
“黄部长,我是来自舒城县南港镇公义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李燕,我想跟您汇报一下我作为村医的感受和建议。”在基层医改座谈会上,李燕有些激动地拿起话筒。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的李燕,算是村医里比较有“学问”的医生,但在谈起收入时,她还是有些尴尬...[详细内容]
David Blumenthal和William Hsiao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称,“对于职业精神,中国的医生既没有历史上的概念,又没有一个独立的学会可以依赖。因此,中国医生没有机会形成医学职业的标准,或者独立的公民社会来支撑职业...[详细内容]
虽说要秉承“严肃认真笃定”的态度接治病人,但有的病患实在是太搞笑了。 有一次当值大夜班,我换好工作服、戴上工作帽步入护士站,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值小夜班的王小护。输液大厅还有几个病人挂水,上去询问,一家属表情兴奋地说:“你们护士医生都去逮...[详细内容]
要想让“多点执业”走得更远,需要打破行政体制束缚,摒弃医生是医院私有财产的旧观念,同时要把好操作细节控制。 3月9日,广东省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的通知》。该《通知》结合广东实际情况,明确了广东省医师多点执...[详细内容]
你是否感到每天下班和清晨起床时非常疲劳?你是否觉得工作负担过重或在工作时一心想着休假?你是否觉得工作单调乏味?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说明你有可能出现了职业倦怠。 医务人员是职业倦怠高危人群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详细内容]
11.5万件。这是2014年发生的医疗纠纷数量。21起。这是去年1-5月发生严重伤医事件的起数。医患关系仍然是2015年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总理**工作报告首提“健康中国”概念。“健康”关乎每个中国人,包括患者,也包括医生。“加快立法,保...[详细内容]
在对“医生减负”的话题持续关注多年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院长王承德委员首次将这个问题落实在了提案上。 王承德曾看到一篇来自某县级医院的医学论文,称一年看了257个间质性病变的病例。作为全国知名的免疫专家,王承德坦言...[详细内容]
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有关经济问题采访时,忽然话锋一转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也有无奈的事,最大感受就是看病难,所以不太重的病就自己扛着,平时多看看中医、养生方面的书,学着自己给自己...[详细内容]
毋庸置疑,新医改已经在“保基本、强基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新的、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尚在建立健全的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社会各界认识到,中国的医改正在进入艰难的深水区。...[详细内容]
到大医院看病,排上半天队,问诊过程却只有匆匆几分钟,这是市民常遇到的情况,广为社会诟病。依据门诊医师的类别和特点安排每天的接诊量,以保障患者的就诊时间,这是《深圳**医疗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创新点之一。 昨天下午,在市人大常委会就该...[详细内容]
这篇文章背后有很多神外人的思想和认识,这个故事中的“我”只是神外人的代言人,喊出我们青年一代神外人的想法,促进所有神外人驻足、思考、支持、参与、行动,也希望能引起所有医生同行的共鸣,为了我们心中的梦——前进、改变。 【I have a...[详细内容]
一组统计数字是:全国恶性暴力袭医事件的数量近10年来平均增长近30%,70%的医生遭遇过殴打、辱骂,近40%的医务人员希望有机会转行。 医患纠纷升级,一些医生在日常诊疗中不得不采取些自我保护的策略,甚至备有辣椒水或逃跑门。 “有...[详细内容]
近年来,妇科医生这一题材时常出现在影视剧或者小说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充满神秘与隐私的科室。 然而,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小说等文学作品,其展示出的要么是妇科医生工作的冰山一角,要么就是经过加工和渲染的故事。 真实的妇科医生工作是什...[详细内容]
在中国许多地区,儿科医生工作“高负荷、高风险、低待遇”,造成了本就短缺的儿科医生流失现象加重。 据媒体报道,东南部沿海的厦门市近期出现儿科医生集体离职、人手短缺、招聘难等问题,引发业界忧思。 而中西部省份山西太原市的一家三甲妇幼...[详细内容]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