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被蜂螫伤了!快来急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夏季来临,蜂蜇伤的病人越来越多,对症应急处理很重要!
病例一
某医院急诊科,急诊大厅内匆匆跑来一个年轻男子,只见他满脸通红,捂着额头,“医生快点,我被马蜂蛰了!”分诊人员见状,赶紧把他往门诊二诊室分流,可是,这个被蜂蜇伤的患者,还没走到诊室门口,就一头栽倒在地!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
病例二
患者,男,58岁,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本次就诊是因为患者做蜂疗治疗风湿的。患者被蜇伤后自觉不适15分钟***诊治,查体见患者左膝盖处有十多处蜇伤,局部红肿,全身皮肤发红。
在诊疗过程中,患者情况越来越重,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自感“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口唇发麻”,自述完症状后出现休克。检查,眼睑、口唇肿胀,双眼结膜充血水肿……入院后医护人员紧急抢救患者,给予平卧、吸氧、心电图检查,遵医嘱给予激素和抗过敏药物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留院观察。
点评
在门急诊,到了春夏花开的季节,像上面案例中的蜂蜇伤患者,就会不时的出现。
不要小看了这个蜂蜇伤!
上述案例的救治,既是如此。
蜂类毒液中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素和组织胺等,能引起溶血及出血,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使部分螫伤者产生过敏反应。
你以为不就是被蜜蜂蛰了一下吗?可就是这样的蜇伤,处理不及时,却会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有致命的危险。
蜂蜇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轻者   伤处见有淤点的红斑、鼓起的风丘疹块,有烧灼感及刺痛。如蜇伤后20分钟无症状,属轻微表现。
2、重者  伤处见皮肤潮红、肿胀、水疱形成,局部剧痛或搔痒,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痉挛、昏迷等临床表现。
3、有特异体质者   特殊体质对蜂毒过敏,可迅速发生颜面、眼睑肿胀,荨麻疹,喉头水肿,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甚至是死亡。
蜂蜇伤的患者,如何应对处理?
1、局部处理   
a.拔出毒刺   用小镊子或止血钳,轻巧的拔出毒刺,注意在拔除毒刺时不要挤压毒囊。
b.中和毒素  首先询问患者是何种蜂造成的蜇伤,然后对症施治: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食醋等);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2%~3%碳酸氢钠或肥皂水冲洗,之后做局部皮肤消毒。也可直接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可酌情使用蛇药片碾碎调成糊状外敷于伤处。
c.局部冷敷    肿胀明显者可以抬高患肢,24-48小时内给予局部冰敷。可就地取材,用冰块、冰排或冰激凌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敷。
2、对症施治
遇有蜂蜇伤出现全身症状者要及早进行治疗。
a.临床评估
迅速评估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状况。
评估有无全身过敏反应的表现评估有无脏器受累的表现。
获取详细病史:包括既往过敏史,特殊病史,服用药物情况等。
b.对症处理
根据过敏反应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疼痛明显者可考虑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外用或口服。
轻度,全身过敏反应: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抗过敏剂应用,门诊留观。
中度,全身过敏反应:吸氧,注射抗组胺类药物,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抗过敏剂,住院治疗。
重度,全身过敏反应: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肾上腺素;注射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抗过敏剂;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脏器功能 。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MODS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救治条件,采取合适的血液净化治疗:
a.血液透析(HD):对于蜂毒所致的AKI,血液透析(HD)能有效地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中、小分子毒素,且能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b.血液灌流(HP):可以强力吸附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毒素,因此在蜂毒中毒的患者中常用HP和HD串联使用,达到既清除蜂毒的目的,又可以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c.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PE)能清除体内已与血浆蛋白相结合的毒素。CRRT(CVVH)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质量物质和消除组织水肿,置换液补充个体化,被认为更适合用于治疗蜂毒所致MODS。
4、并发症的处理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保护脏器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
在蜂蜇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是什么?   
1、详细询问病史  询问蜂蜇伤史,一般情况下,对蜂蜇过敏的症,通常一次比一次严重。若先前有被蜂蜇的记录,下次如再被蜇到,有 35-60% 的机会会造成过敏性休克,接诊的医护人员对其要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严防过敏性休克,做好抢救准备。
2、详细询问引起蜇伤的蜂到底是哪种?以有的放矢。
3、询问蜇伤的蜂类数量  被小于10只蜂蜇,一般无全身症状。若被10只以上蜂蜇,除有局部症状外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烦躁或出现抽搐、肺水肿、虚脱、昏迷或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若不及时救治可致死。一旦被蜂群严重蜇伤,或者被蛰者对蜂毒过敏,一定要争分夺秒尽快将患者送送至有血液净化治疗的医院,必要时尽早进行血液净化,早期及时治疗可提高蜂蜇伤抢救成功率。
4.防大于治。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外出做好防护,尽量避免蜂蜇伤。
5.高度关注蜂蜇后患者颜面部通红者  可迅速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需高度关注,立即应对处理。
6.跟进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也很重要。蜂蜇伤患者对疾病认识不同,常表现不同的心理反应。轻症患者麻痹大意,认为蜜蜂蜇伤不会出现大问题。而较重和精神紧张患者,因突然遭受意外伤害和剧烈疼痛,常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这时,我们首先解除患者的痛苦,主动与患者交谈,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以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遇到蜂蜇伤的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如何抢救?
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救治。
蜂蜇伤患者/家属如何做好健康教育?
对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做好蜂蜇伤的预防,对于有蜂蜇伤史的患者,要严防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平时外出应注意躲避蜂群,一旦被蜇伤,不要拍打,应尽快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源自:医学之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09: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