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2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及救治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4-15 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急危重症患者的识别及救治原则
面对熙熙攘攘的患者,护理人员如何从中识别急危重症患者,给予及时准确的救护,确保患者安全?
案例
某基层医院急诊科,晚上八时左右,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带着一个装满物品的袋子,看样子不知是才出院还是准备住院,陪同的有一个30岁的女人,据说是患者女儿。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主诉胸闷不适,测量血压160/60mmHg,但令人郁闷的是,患者的脉搏竟然只有30多次?!患者和家属都说,已经带好了东西,想在医院里住几天,调理一下。
夜班医生没有轻易开具住院证。护士也有些不相信眼前的电子血压计,评估患者神志清醒,觉得患者的脉搏,不像是仪器误差。连接心电监护仪,急查心电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夜班医护人员不敢怠慢,急忙把患者安置在急诊留观室里,在心电监护仪的监测下,为患者进行阿托品1mg静脉注射,脉搏有轻微回升,还是不到40次/分,之后,再次予阿托品1mg静推,还是不到50次/分,给予病情告知谈话后,转入中心医院。
点评
这是医院内,尤其是门急诊常见的工作情景。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如何有一双慧眼,让医护人员从患者群体中,识别出危重患者,解患者于危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这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现实命题。
危重患者识别有哪些技巧?
一、识别技巧——生命体征临界值
T体温:>39°C或﹤32°C
P心律:﹤50次/分或>130次/分
R呼吸:﹤10次/分>30次/分
BP血压:SBP﹤85mmHgDBP﹤50mmHg或SBP>240mmHgDBP>120mmHg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
生命“八征”:T、P、R、BP、C、A、U、S;T、P、R、BP,四大生命体征,已经是众所周知,再加上瞳孔(A)、神志(C)、皮肤(S)、尿量(U)后四种,简称生命“八征”,其实,临床还有疼痛、血氧饱和度等其他生命体征,与生命“八征”一起,以供临床作出参照,综合评判。
三、识别技巧——重视危急值
危急值:通常指的是检验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患者可能已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临床医生护士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故危急值也成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临床常用危急值(略)。
除了检验危急值,还有CT、心电图、彩超、X线等辅助检查方面的危急情况,检查人员查出这些危急,同样要引起足够重视,立即做出处理。
四、识别技巧——强迫**
包括强迫坐位、强迫蹲位、辗转**、角弓反张位、强迫俯卧位、强迫停立位、强迫侧卧位、强迫仰卧位。每个被迫**,都有相对应的疾病,不是病情危急,患者也不会被迫采取这样的卧位。如角弓反张位,就是破伤风的特征性**。
五、识别技巧——应用EWS/NEWS评分系统
评估工具:运用EWS评分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EWS评分表)等,进行患者评估。
早期预警评分(NEWS评分表):对患者血压、呼吸、体温、脉搏、意识、血氧饱和度六项生命体征定为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一旦分值达到5分,即“触发”水平,就必须尽快地进行处置。
  • 识别技巧——分类救治
    经过上述评估和识别,把患者分为四大类,进行分诊分流、分类救治。
    濒危病人:刻不容缓立即抢救!如心肺复苏;
    有生命危险急症者: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30分钟-1小时予急诊处理。
    急危重患者如何进行救护?
    基本急救措施,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

  • **——仰卧、侧卧或端坐位;
  •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 有效吸氧——鼻导管或面罩;
  • 建立静脉通道——应通畅可靠;
  • 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
  • 纠正水电酸碱失衡——酌情静脉输液等。
    关于急危重患者的识别和救护,大家还有什么独到的心得和体会?
  • (源自:中卫护研院)

2#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9 12:49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诠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1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