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孙宝贵教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救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患者创伤、剧烈运动等原因都可能发生心悸、气急、心绞痛等症状,疼痛时伴随大汗、严重心律失常等。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张大东院长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向大家简要阐述以下两种情况下的介入治疗。

  第一,直接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I 类推荐:

  (1)发病 12 h 内或伴有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证据水平 A);

  (2)伴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 12 h 者(证据水平 B);

  (3)常规支架置人(证据水平 A);

  (4)一般患者优先选择经桡动脉入路(证据水平 B),重症患者可考虑经股动脉入路。

  IIa类推荐:

  (1)发病 12-24 h 内具有临床和(或)心电图进行性缺血证据(证据水平 B);

  (2)除心源性休克或梗死相关动脉 PCI 后仍有持续性缺血外,应仅对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行直接 PCI(证据水平 B);

  (3)冠状动脉内血栓负荷大时建议应用导管血栓抽吸(证据水平 B);

  (4)直接 PCI 时首选药物洗脱支架(DES)(证据水平 A)。

  III 类推荐:

  (1)无血液动力学障碍患者,不应对非梗死相关血管进行急诊 PCI(证据水平 C);

  (2)发病超过 24 h、无心肌缺血、血液动力学和心电稳定的患者不宜行直接 PCI(证据水平 C);

  (3)不推荐常规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泵(IABP)(证据水平 A);

  (4)不主张常规使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证据水平 C)。

  第二,溶栓后 PCI

  溶栓后尽早将患者转运到有 PCI 条件的医院,溶栓成功者于 3-24 h 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IIa,B);溶栓失败者尽早实施挽救性 PCI(IIa,B)。溶栓治疗后无心肌缺血症状或血液动力学稳定者不推荐紧急 PCI(III,C)。

  介入治疗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恢复心肌再灌注的手段,特点是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高和残余狭窄小,溶栓失败未达到再灌注也可实行补救性介入治疗。心肌梗死发生后,尽早恢复心肌再灌注能降低近期死亡率,预防远期的心力衰竭发生。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可能发生的心肌梗死,主要还是要有效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工作。


2# 沙发
发表于 2016-2-2 10: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