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74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银花露——并非神话的神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hu206 于 2014-12-29 10:20 编辑

                                                    金银花露——并非神话的神话

  儿时的记忆最美好,也最真切。
  
  夏日的三伏天,是笔者儿时最愉快的季节。每日,夕阳西下、蝉鸣戛止、酷热渐消的时候,便早早吃了晚饭、洗好了澡,带着小凳和蒲扇,到广场,边纳凉、边听屠夫王胖子说封神榜的故事。听完故事回家,喝着外婆刚从井中捞起的、灌在密封瓶中的金银花露(下面称露),那琼浆玉液般的微黄色液体,甘冽香醇、清凉爽口,那是每天晚上最惬意的时刻……

   露何时面世,未作考证,《本草纲目》中仅有金银花功效的记载,而并无露的说词。笔者和父亲的儿时、都是喝着露长大的,如果按此时间推算的话,那么,露面世的时间应更早于阿斯匹林。
  
  笔者儿时家隔壁,有一家百年老字号种善堂药店,前堂卖药,后场作坊,作坊分工极细,药工盈百。每至寒暑假,做完作业后,我就喜欢混迹于作坊内,那儿有我许多的“老”朋友,我帮他们写(简单的)家信,作为回报,则可以吃到八珍羔、枣、冰糖之类的美食,还可以听他们闲聊关于药的故事。


  有关露的故事,就是听一个安徽老药工讲述的。

  创造露神话的并非高人,而是世世代代、普普通通的药工们。他们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许多有关草药的趣闻。药工们在代代传承的过程中,既传授年轻药工们的技艺,也不无告知他们趣闻的可能。

  有那么一天,药工们发现,在熬煮的草药中,只要有金银花,那么,在熬煮过程中,弥漫四周的氤氲、充盈着馥郁的香气,令人神清气爽、耳聪目明!如果连续数日熬煮金银花,嗅着那股清香,那些紧挨锅灶,患有疮疖的药工,便渐渐感受到一种奇妙而愉快的感觉:疮疖疼痛逐渐减轻、肿胀逐渐变小、数日之后、几近消失。药工们经过很长时间的验证,这样的“奇迹”近乎屡试不爽!

  伊始,药工们还不以为然,久而久之,似是而非的感觉变成了直觉,药工中的聪慧者终于明白了:“奇迹”的发生,源于熬煮金银花时“雾”的作用。


  与此同时,细心的药工还发现,放在熬煮草药锅灶旁,用于药工们降温,盛满井水的铁桶的周围挂满了水珠,晶莹剔透,尝尝,香醇甘冽,竟然有金银花的味道,这使他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氤氲的气体,遇到清凉的井水可以变成液体。

  也许,又过了漫长的时间,药工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方法:集气为水。

  他们在熬煮金银花的时候,用一个密封、馒状的锅盖,中间开一个圆形洞口,连接一条细长的管子,收集气体,为了使气变为水,他们在管子上,不停地浇淋刚汲的井水,很快,在管子的出口,香醇甘冽的液体就像涓涓细流长流不息。从那个时候起,金银花露便诞生了,她的面世是并非神话的神话!


  露与阿斯匹林的面世、虽然有着地域和时空的差异,但都有着类似艰辛而曲折的经历。 露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她凝聚了数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心血,那些把金银花煎熬、萃取变成金银花露的药工们,也许是成就露的最后传承者,他们总结、提炼、升华、实践了先辈们的宝贵经验,首开了中草药改制的先河,他们是伟大的先驱者!

  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会演绎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冥冥之中,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看似偶然的现象,总是遵循“终者自终,始者自始”的规律,导致必然的结果,该发生的事情,迟早必然发生,没有发生的,或许是因为时间的原因。

  露的诞生,可以诠释这一朴素的真理!


   后记:

  露的诞生,应是人类的福祉!她比阿斯匹林面世还要早,论其辈份,露是“阿姐” 阿斯匹林是 “阿弟”,就其效价和潜质而言,她也足可与“阿弟”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如今,“阿姐” “养在深闺无人识” 命运乖蹇,而 “阿弟” 则名扬四海、风头甚健!地域的差异,造成了 “阿姐” 与 “阿弟” 命运的迥异。嗟夫,时也、运也、命也!。“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近10多年来,成百万**的 “枳” 青睐番邦、移居“淮南”,目的无它,改变基因、变枳为桔。物如此,人亦如斯!

  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绿原酸。它的主要作用:抑制突变抗肿瘤、养护心血管、降血压、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另外,绿原酸对食品、化妆品行业,也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绿原酸可以从金银花、杜仲等忍冬科植物中提取,但金银花内的含量更丰富。提取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从金银花中萃取,在熬煮75°-80°时,雾状物(绿原酸)最浓烈,当温度接近100°或持续沸腾时,雾状物会减少或消失,所以,75°-80°是萃取绿原酸最合适的温度,如服用含金银花的汤药,熬煮时,控制温度非常重要。
  
                                                                                                            (文责自负)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1-4 20: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5-11-12 18:09 | 只看该作者
神话一般的故事 ,领教了 。
5
发表于 2015-11-13 16:20 | 只看该作者
不能说的秘密
6
发表于 2015-11-17 23:16 | 只看该作者
长了知识   受教了
8
发表于 2016-5-28 19:39 | 只看该作者
恐怕不一定露这样来,我认为更多是从蒸饭来的,我家传秘方,流口水或上火导致口腔溃疡(开裂)或耳朵开裂使用蒸饭蒸气冷凝治疗效果很好,应该没有药工什么事,群众智慧借鉴也可能
9
发表于 2016-5-31 11:1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有很多很多偶然的积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