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伤寒论》笔记----三 谈中医的研究方法及《伤寒论》中三阴三阳的具体含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学的研究应该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因为物理学它研究的是自然规律,我们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人体的生理也会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的中医理论连自然规律都脱离了,那恐怕真的与科学背道而驰了。

受制于中国的封建制度,我们中医对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黄帝内经》的水平,所以我们还要借鉴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的知识。我想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道理讲清楚,才能有希望让更多的人接受和相信中医。

怎样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中医?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物理模型,通过这个物理模型,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指导下能用它来解释疾病发生及变化规律。如何确立这个物理模型,古人早已经给了我们提示,有句话叫:釜底无薪。就是把人体比做一口锅,人体的产热产能功能比做灶底的火。为了让大家有个更直观的印象,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体生理状态比做一个在煤气灶上的高压锅,高压锅的排气阀相当于人体的皮肤汗腺及黏膜,当锅(机体)内部温度高或压强高时,可以通过排气阀(皮肤汗腺黏膜)散热或出汗来降低内部压强,煤气灶可看成是机体的产热产能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感受致病因素的条件下开始研究了。

一切外在致病因素风寒也好、细菌病毒也好,其作用于人体不外乎有三种情况:第一,被人体第一道防线(主要为皮肤及上呼吸道黏膜)避拒于外。这时会出现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功能正常或趋向亢盛状态下的抵御、功能不足状态下的抵御; 第二,进入人体后与机体斗争,这又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机体功能呈病理性亢奋 2.机体功能衰落 3.相持状态 第三,进入机体后机体无反应,致病因素潜伏。

第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表证,外在致病因素侵袭人体,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避拒将致病因素抵挡在外。在物理模型就是:我们先把人体正常的产热散热状态比做正在灶上排气孔开放的高压锅,当体表避拒时可以看做在高压锅排气阀上压了一块石头,此时因为散热透气障碍,锅内压强温度会随之升高。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是以锅的火力正常为前提。如果在平时你的锅就是产热低温度低,散热也少,这时就算外面压了一块石头,锅内的温度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这就是表病的两种抵御方式。它在中医辨病上为太阳病与少阴病。

第二种情况,当致病因素进入人体,机体与之抗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1 内里功能呈病理性亢奋。这在辨病上为阳明病;2 内里功能衰落。这在辨病上可以辨为太阴病;3 相持状态。这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功能偏亢的相持,功能偏弱的相持以及功能衰弱的相持,在辨病上为少阳病与厥阴病

   

     第三种情况,致病因素进入人体没有反应,这在我们中医学里应该归为伏气致病。伏,顾名思义,潜伏的意思。

三阴三阳在这里代表着功能衰弱和功能亢盛(或相对亢奋)的三组相对的功能分级概念,而三阴三阳病是以发热或不发热为标准下的,用来解释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机体功能亢奋或衰弱的抵抗方式。

接下来,我将在我的《伤寒论笔记----医学物理》中详细论述。先要说明一下,为了便于理清思路,突出我想表达的观点,本《笔记》只摘抄了《伤寒论》中的部分条文。由于学力所限,荒谬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2# 沙发
发表于 2016-1-10 20:0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真得要好好学习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