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8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经方外感治验两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4-4 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蔡某,男,30岁,,牙医。平素体健,体型魁梧,肤色油黑。因发热,头痛,身痛三天伴咳嗽两天。于2012年3月12日晚上八时来诊。自服安乃近汗出热退后又反复。现头项剧痛,全身酸楚疼痛,时而恶寒,口苦乏味,唇干欲饮水不多。咽痛咳嗽,二便可,身苔黄腻,腋温38.3要求输液。并口述处方,要求输头孢曲松钠与双黄连,能量。照其要求挂上吊瓶。另一医生对他说“要不你喝点中医,他开的中药效果很灵的”。呵呵,其实我一开始就想给他喝中药,但他自己要求输液,我也不好拒绝。于是我就说,试试吧。当时就感觉是个葛根汤证,但口苦乏味提示邪其也余留于少阳,故而合以小柴胡加石膏。处方如下:
葛根60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黄芩30克,北柴胡60克,生石膏45克,连翘40克,羌活30克,桔梗10克,炙甘草30克,生姜30克,红枣7枚。正好当时有个黄疸的病人住在这里,有炉火,罐子,所以就给他急煎。连煎两次混合,约1500ml药液。9时许喝一次总量的1/3,约两小时许,感觉头痛恶寒稍减轻,但无汗出,故再给200ml,至液体输完,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未汗出,故再给200ml并要求患者回家后盖被取汗。若仍无汗,隔两小时再服余量一半。
前几日带其妻来诊,问及上次感冒之事,言回家后盖被出了一身汗后便好了,未再服任何药,剩下的药也倒了。


崔某,男,50岁,2012年4月1日下午5时来诊,证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疼痛以后项,脊背疼痛较剧,稍有恶心欲呕,全身乏力,咳嗽,有白痰,咽部微痛。有乙肝史,查腋温38.3。葛根加半夏汤加桔梗两剂。处方如下:
麻黄30克 葛根40克 桂枝30克 白芍30克 制旱半夏15克 桔梗10克 炙甘草20克 生姜30克 大枣10枚 两剂,嘱其头煎开后再煎半小时以上,若有泡沫去之(我平素自己煎麻黄感觉无泡沫),两次煎液混合后分三次服。
次日电话告之,服一次后,当晚汗出热退,现症状基本缓解,唯稍有咳嗽,乏力,嘱其多喝水,稀饭,余一剂药可分两天服完。若还有不适再更改处方服一两剂药便可。至今日患者未一电话,应也无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锦纹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2-4-5 23:08 | 只看该作者
对麻黄用量平时有点把握不好,请多多指教一二。
3# 板凳
发表于 2012-4-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houlibing


    麻黄用量多少得看体质,辩证是否准确。另外就是要久煎,伤寒论言去沫,后世说去沫能除其烦,但本人在煎麻黄时也没看到明显的泡沫。另外就是服用的方法很重要。如服药后汗出可不再服用或是延长服药的间隔时间。如若服后无汗可缩短服用间隔时间。经方用量遵伤寒原量,一般认为一两等于现在的10-15克。如果你担心用量太生,可以小点,但一个原则就是各药之间的比例最好不动。经方比例很重要,改变了比例就改变的方意,故而疗效就不同。
4
发表于 2012-4-6 09:19 | 只看该作者
煎麻黄是有明显的泡沫的,在煮开后不要马上关小火,泡沫常和浮在上面的麻黄混在一起,灰褐色,稀松的棉素状,很难捞,关小火也会消失。有特意尝过,很涩的感觉,过后,先是胸闷接着心慌,一过性的。由于只是舌头舔了下,也就没做处理。

也有煮过很少泡沫的,但也感觉麻黄的药效要差很多,不知是否是药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