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脉输液致空气栓塞一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几天,有一个病人反应,输完液后,感觉胸闷气短,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由于病人在家输液,换液过程尤其家属监护完成,经仔细询问,当第一瓶液体输完后,其家属并没有在病人身边守候,当发现后,墨菲滴管里的液体已经滴完,于是,家属将第二瓶液体匆忙换上,导致小量空气随液体压入身体,出现了空气栓塞症状。以前,在临床工作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般我会建议患者立即使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使患者在吸气时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相关链接
 空气栓塞预防是关键。造成病人输液时形成空气栓塞的原因是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上加压输液时,如果无人在旁看护,就使得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此时,如果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这种情况损害较小。如果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出现空气栓塞时,病人的主要症状是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有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改变。

  一旦出现空气栓塞,主要的防止办法是:首先要立即使患者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使患者在吸气时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还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飘移右心室尖部,避免了气泡由于心脏跳动使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从肺动脉入口进入肺动脉内。再就是吸入氧气,缓解患者呼吸困难。

  另外,预防是关键。在给患者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液,一定要严密观察,不得离开病人,以防液体走空。换瓶后,必须检查一下滴壶以下是否有空气,并多观察一会儿续液下滴状况,待滴液顺畅后方可离开,以免空气栓塞形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0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