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47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知识] “三把钥匙”治疗胃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8 1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把钥匙”治疗胃病



“脾胃病”是我们中医的说法,在西医中,与“脾胃病”相对应的是“消化系统疾病”。我们老百姓倒是经常说“脾胃不好”,但很多人对“脾胃不好”都有些似是而非,所以,我在这里要和大家专门用一章来讲讲我们常说的“脾胃病”。


1、咬文嚼字说“消化”

“消化”当然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消化不良”的经历。其实,“消”和“化”是两个不同却又互相关联的概念。

从词义上说,“消”同“销”,最初是指冰雪融化,所以消字的偏旁是水。后来的意义变得广泛,但大意都是减少、散失,通俗地说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

消也是一个常用的中医词汇,比如糖尿病在中国古代就叫“消渴病”,《黄帝内经》中经常用到这个字,随便举几个例子。“热则消肌肤”(《素问·风论篇》);“其热者,则消肌肉”(《灵枢·五变》);“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篇》);“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素问·阴阳别论篇》)等等,这些字义都比较容易理解了。

同样在《黄帝内经》中,与消化相关联的“消”也不少:

《灵枢·师传》说:“胃中热则消谷”。

《灵枢·大惑论》说:“谷消故善饥”。

《灵枢·经脉》说:“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

上面几处都是说胃有“消谷”的功能,也就是把食物“灭了”,而我们说的“消化”,“消”是胃的功能,“化”则是脾的功能,当然,脾承担化的功能也不是***包干,而是与小肠配合,这个前面说到了,后面也还要换一个角度说,这里就不展开,下面和大家说一下胃的工作机能。

按照《中国医学大辞典》的解释:“胃,汇也,水谷汇聚之所也,为人体内消化器,形如

囊,左大右小,横卧于膈膜下,上端为贲门,接于食道,下端为幽门,连于小肠。”这段话就基本上把胃的形态和结构都说清楚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胃什么地方,有些患者跟我说胃难受,我就给按压,确认他的感觉,原来他把胃的地方弄错了,还有的冠心病病人,说自己胃里面难受,这样的例子虽然比较罕见,但毕竟还是有。胃在人体的胸骨剑突的下方,肚脐的上部,略偏左一点。

  胃是一个奇特的器官,其形态、大小、位置因人而异,西医上把人的胃的形态分为角型胃、钩型胃、瀑布型胃、长型胃,其形态的差异与人的体质等因素相关。对于同一个人,不同的姿势也会导致胃的位置有变化,比如躺着、坐着、站着,胃的位置就不完全一样。

胃的主要指责是“消”,通过蠕动等物理运动和胃酸等化学方法把食物变得更小、更细、更容易消化。所以,我们平常细嚼慢咽就是用牙齿给胃分担一点工作。

胃液主要是由胃蛋白酶和盐酸所组成。胃蛋白酶是一种蛋白质,它是一种无害的消化酶,但盐酸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可以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腐化”食物,使经过胃的食物在改变形态之后进入小肠。另一方面,胃酸也能腐蚀胃的组织细胞。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时为20~100ml,超过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是胃酸过多,这种情况下,胃就会“自己消化自己”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胃有较强的再生机能和自我保护机能,在胃壁上皮细胞上面还覆盖着薄薄的一层碳水化合物,即所谓的糖体层。它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胃的保护。另外,在胃壁里层,还覆盖了一层由脂肪物质组成的、称为类脂体的物质,此类物质对盐酸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具有很强的阻碍作用,这也是胃保护自己的“绝活”。

当然,胃的自我保护防线经常在主人的摧残之下而破裂,所以,人还是经常有胃病。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胃粘膜炎症的总称)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我们后面要结合脾来谈胃病。

既然“消”和“化”是不同的概念,消化不良也就是“消不良”和“化不良”。这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分清“消不良”和“化不良”,有利于我们找到脾胃病的症结,就像一个案件,你找不到真凶,就不能结案,如果是草率结案了,就会误判误杀。

我在这里先把“消不良”和“化不良”的区别提出来,至于它们有哪些区别,应该如何分别对待,在后面再专门说。


2、胃和脾互为表里

我们在上一章中说到人的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六腑为表,五脏为里,而且说到六腑中的胃和五脏中的脾是对应的,脾胃也互为表里,胃为表,脾为里。

胃主纳,脾主化;。也就是说胃是负责吸收食物,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营养成分;

胃主降,脾主升。完全的说法应该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消化饮食就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胃气以下降为顺,把初步经过“消”的饮食(包括食物残渣)继续推向下行,即所谓“降浊”,它和脾的“升清”作用是相反相成。如脾不升清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

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为脾的运化打下基础;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营养全身,又为胃继续受纳与腐熟水谷提供能源。如果胃不能很好地腐熟,必然影响脾的运化;若脾不能正常的运化,同样会影响胃的受纳。

就脾升胃降而言,脾升,既能使饮食之精微输布周身以及升托内脏,又能协助胃气下降,使浊气得以下行。而胃降,不仅能使水谷之浊气下达小肠,而且又能协助脾气升清,使水津四布。如果胃气不降,不仅出现食停中脘的胀满症,也会出现脾不升清的肢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若脾气不升,不仅出现运化失职的湿浊中阻,也会出现因脾不升清而致胃气不降的嗳气、呕吐等症状。

同样,在胃燥脾湿两者之间,胃为阳 (燥)土,喜润而恶燥;脾为阴(湿)土,喜燥而恶湿。脾得胃燥,才能运化水谷精微;胃得脾湿,才能受纳腐熟水谷。

所以脾和胃就是一个各司其职的整体系统,这是中医对付脾胃病优越于西医治疗胃病的地方,尤其是用中医的思维和原则保养脾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脾:握有实权的“仓廪之官”

我们在上一章中简单介绍了五脏、六腑及其相互关系,在本章的开篇,我准备相对详尽地和大家说一说五脏六腑中的脾胃。

首先需要说一句题外话,西医解剖人体也有脾这个器官,但与中医说的脾不是一回事。在西医解剖学中,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滤过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脾脏还有储血、调节血量和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脾为实质性器官,质软而脆,若受暴力作用,易破裂出血而成为急腹症。因为现代医学中的脾脏仅是一个解剖学中的组织器官,故切除脾脏后并不会影响人的生命。

中医中的脾不是上面说的脾,中西医学之间对脾有不同解释,只是因为两种体系是属于不同的医学体系罢了,对于我们大众来说,并不是对立的是非,就像我们汉语中的“好”,用英语说是“good”,用法语说是“Bon”,用[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语说是“جيد”,虽然发音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在中医的五脏六腑中,脾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五脏中的脾。

脾是一个“实权”很大的职位,在中医里称为“仓廪之官”。“民以食为天”是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谁掌握了粮食就掌握了百姓的命脉,在我们人体中,脾就是这样一位掌握了其他脏器“命脉”的脏器。人出生以后,饮食水谷是机体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说,脾为“仓廪之官”,与我们后面要说到的胃为“水谷精微之仓”“气血之海”,根据这两方面就完全可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


4、脾是如何行使职权的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因而是人身气血生化之源,并具有“统血”的功能。我们可以从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两大方面来认识脾。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运化、主统血、主升等几个方面,我们逐一来看一看。

首先是主运化。

运就是有运送、布散的意思;化,有变化、消化、生成的意,思。脾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这些功能需胃和小肠等的配合,食物首先是进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加工,然后进入小肠,把“清”的和“浊”进行分离,各行其道,脾就是负责输送“清”的成分送至全身,{MOD}各脏腑器官的营养。

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水湿是指人体内的水液。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代谢平衡的作用。这个作用很重要。

摄入到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输转化,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另一方面,脾还要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也就是说,“一进一出”都是脾的职责。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运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这里说的脾气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脾气”——如果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相反,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腹胀,便溏(也就是大便不成形),倦怠等消化失常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痰饮,泄泻等证。

其次是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生成之血就能在脉管内运行。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血的颜色浅淡,出血时间较长,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也因为浅淡,往往不会受到重视;在身体下部是指夹杂在大小便中,这也有一定的隐蔽性。对于脾不统血,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再次是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脾主升清。我们前面多次提到,人体中的气和液,都有清浊之分。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功能活动才能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职,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清阳不升,活着清浊不分就会出现遗精,带下,腹胀,腹泻。

脾气主升的另外一层含义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人体的脏腑,在体内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肾位于两侧腰部,胃位于脘部,子宫位于下腹部等。中医学认为,脏腑之所以能固定于一定的部位,全赖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这是因为,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也要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假设脾气不升,甚至下陷,就会肾、胃、子宫等内脏的位置下移或脱肛等。其病变基础是韧带、肌肉松弛,失去对内脏的牵引作用。实验证明,内脏下垂与脾虚的程度成正比。对此种病变,常采用补中益气、兼以升提的方法治疗,常用补中益气汤。比如临床上面,对于胃下垂等脏器下垂的患者,辨证后给予补中益气法治疗,常可以收到满意疗效。


5、脾的生理特性

既然脾的地位重要,作用重大,那我们要呵护我们的脾,就应该了解她的特性,只有了解了脾的生理特性,才能真正和脾和谐相处。不然的话,即使你主观上对她再好,也好不到点子上,而且容易“满拧”,这和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是一个道理。

脾的第一个生理特性是喜燥恶湿。

脾之所以喜燥恶湿,这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脾和胃在五行中都属土,但按阴阳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脾阳虚衰,不仅可引起湿浊内困,还易引起外湿侵袭。清代的叶天士是一位临床大家,后人将他的医案搜集整理成了《临证指南医案》,这本医案集已经成为很多中医大夫的案头书,其中书中写到“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也就是说,湿的病些容易被脾所感。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在临床上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即在治疗脾虚湿的病证时,宜用燥湿化湿之品,比如[黑1]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二陈汤、藿香正气散等,用药可以用些半夏、茯苓、陈皮、苍术、生薏苡仁等健脾利湿,治疗的时候要一方面健脾,一方面要行气、利湿等恢复脾胃功能的健运。

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从三焦学说看来,脾属于人体中焦,上面是心肺,下面是肝肾。人体气机升降,皆都通过脾为中转站。我们前面说过心肾相交是一种和谐,所谓心肾相交,就是心阳下降,肾阴升腾,水火相济,这样肾水得心阳之温而不寒,心火的肾水之济而不热。这也以脾为升降之枢,也就是说脾把心阳往下拉,把肾阴往上提。此外,五脏之精,都倚脾而运,脾气够旺才能使清气上升布散。如《黄帝内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就是概括了脾的中枢布散作用。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肺气通调水道,肾之气化蒸腾,都以脾为枢纽。脾就像一个大型的交通枢纽,如果这个这个枢纽本身够强大,就有“九省通衢”之畅,相反,如果枢纽本身有问题,该进的进不来,该出的出不去,那就是交通堵塞甚至瘫痪

脾的第三个特性与长夏相应。按照中医[黑2] 阴阳学说理论来看,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同时五脏与四季相对应,如春主肝,夏主心,秋主肺,冬主肾,长夏主脾。长夏季节是指夏秋之交,是“阴之始”。长夏季节,湿气当令,而脾为止阴之脏,故脾气旺于长夏,脾病则在长夏季节可以好转,但长夏湿气过盛,又容易损伤脾脏。了解这一点,对脾的养护很有帮助。[黑3] 因为脾喜燥恶湿,所以要注意不吃过分生冷黏腻之品,以妨碍胃困脾。可以吃些容易消化的粥类,比如生薏苡仁熬粥、白米熬粥、绿豆熬粥等等,可以吃些藿香、生姜、大蒜等调的凉菜。

脾的第四个特性就是在情志方面关乎“思”,中医说的思包括思虑和思念,正常的思虑和思念是有益的,但“思贵有度”,如果思虑、思念过度,就会出现“气结”,脾气纠结,就会出现食欲下降,脘腹胀闷等状况,就会影响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大家很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思虑或思念到一定程度,首先就是不想吃饭,或者食不甘味,同时,有一种“绞得慌”的感觉,这就是气结。颇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感觉。了解了脾与思的关系,在意识上就可以避免过度的思,即使无法避免,就可以通过食疗或药疗手段对脾进行适当的补益,以免脾气虚亏。

脾的第五个特性是“在窍为口”“在液为涎”。什么意思呢?“在窍为口”是指脾的状况在嘴里有反应,若脾有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果湿困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同时则嘴唇淡白没有泽,或者萎黄。“在液为涎”就是说脾的状况在涎上有所体现。所谓涎,医学上叫“口津”,用俗话说就是口水。津液是一种很好的东西,在咀嚼食物的时候,津液的分泌会增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当人的食欲较好的时候,喜欢吃某种东西的时候,就会“津津有味”,特别想吃某种东西的时候,就会“垂涎欲滴”,这都是津液的分泌。反过来说,当食欲差的时候,津液分泌减少,就出现“难以下咽”的情况。津液对于进食或消化来说,是一种催化剂,通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不溢于口外,但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的现象,幼儿容易流口水,如果不严重,可以不必太在意,大人偶或也有难以控制的流口水的情况,如果是反复、经常流口水,就要看看你的脾是不是有问题了。

脾的第六个特性是“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素问》说:脾主身之肌肉。若脾的运化功能失职,肌肉失去滋养,则会逐渐消瘦,甚则痿软松弛。四肢相对躯干而言,是人体之末,故称为“四末”,四肢也需要脾气输送水谷精微,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若脾虚,运化功能失职,四肢肌肉失养,则肌肉痿软,四肢无力,甚则产生痿证。当你出现手脚乏力、皮肤松软的时候,要当心脾的病变。


6、西医诊断胃病的常见症状

西医中没有脾胃病之说,只说胃病,中医也说胃病,但更多的是说脾胃病。两西医诊断胃肠疾病,除了采用化验、胃镜等仪器检查之外,也根据一些常见症状来判断,的表现很多,我们常见的症状大致包括:

胃痛——胃痛,就是中上腹这个地方疼痛,有的是饭后疼得厉害,有的是饿的时候疼得厉害,当然也有的人饱也疼饿也疼,而有的人是与饱饿没关系,胃经常阵发性的疼痛。

胃胀——就是胃的部位鼓胀,这是我们见得比较多的“不消化”的表现,当你偶尔吃多了,胃胀是正常的,就是撑了,但有的人即使吃的不多,也有鼓胀的感觉。

恶心、呕吐——恶心和呕吐是两种症状,但关联比较大,恶心往往是呕吐的前兆;呕吐也分很多种情况,一是吃下去的食物吐出来了,二是吐不出东西,但吐涎水,老是不断;三是有呕吐的感觉,但什么都吐不出来,叫做干呕。

打嗝、嗳气——这两个是一个概念,打嗝是民间的叫法,嗳气是中医术语。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打嗝,通常是一种应激反应,比如有的人吃了冷饮或者喝了冰水就会打嗝,有的人吃某些种类的食物就会打嗝,比如吃了白薯等等。

反酸——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达口咽部,口腔感觉到某种苦味甚至臭味,通常是一种气体。

烧心——胃部感觉烧灼,发烫,就像烧了一团火,至于为什么胃部烧灼不叫烧胃而叫烧心,这可能与古人对脏器部位认知不足有关。

腹泻——就是平常说的拉肚子,腹泻的原因较多,与胃病相关的腹泻有吸收不良性腹泻、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胃源性腹泻等等。

上面列举的是西医诊断胃病胃病的一些常见症状,如果是胃病,往往又有多种症状并列,比如:[黑4] 胃脘胀满、泛酸、嗳气、呃逆、烧心、纳差、甚至与进食有关的胃脘疼痛等,而且有一定的反复性,反过来说,当你出现了一种以上的症状并有一定的反复性,那就应该检查你的胃。



7、三把钥匙“解”脾胃病

我们反复说,脾胃病是中医的说法,而且中医的三把钥匙解脾胃病的锁特别灵验,因为在脾胃这一对脏腑中,因寒、热、湿、燥治病的情况很多,而且表里、虚实也相对不难分辨。

当然,中医给某个患者诊断的时候,要综合望、闻、问、切的信息来辨证论治,但历代医家也总结出了一些典型性脾胃病的种类及其主要症状,你掌握这些知识经验,可以初步对好入座,如果说里面列举的症状对你来说不是“纯属虚构”,那就建议你找中医大夫给你调理调理。

1)脾胃虚寒及其症状:喜热饮、喜欢吃些热的食物,不喜欢吃凉的、生冷的,吃的不舒服的时候容易出现腹泻等,有时候手脚凉,舌淡甚至有齿痕。

2)脾胃寒湿及其症状:吃饭不好,大便不成形,胃脘部发凉,喜欢吃热的食物。舌淡甚至有齿痕。

3)脾胃湿热及其症状:胃脘有灼热感,口干,有时候口粘、口苦,心烦,大便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苔腻。

4)脾胃虚弱及其症状:吃饭不好,乏力,没有精神,面色不好,睡眠差,有时候大便不成形或者偏干,舌是淡的。

5)脾胃失调及其症状:恶心、呃逆、呕吐、纳差,胃脘痞满、腹胀等。



8、脾胃病:现代人的“钉子户”

脾胃病的范围很大,人体的许多的疾病都是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脾胃有关的。广义来讲,只要和消化吸收功能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叫做脾胃病,狭义来讲是指胃肠功能紊乱的疾病,比如: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慢性腹泻;口腔溃疡,等等。

脾胃病非常普遍,许多人都患有脾胃方面的疾病。我在日常临床当中,也经常遇到病人说胃里面不舒服,做了胃镜检查,也没有大的毛病,往往胃镜就会报出慢性胃炎,有的是浅表性的,还有一部分是萎缩性的胃炎。这个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通过中医中药确实可以使得已经萎缩的腺体恢复,可以治好这个病。

脾胃病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发病率高,有一种说法“十人九胃病”,可能有些夸张,通过现代的医学仪器能够检查出的胃肠疾病,比例达不到这么高,但如果把胃的不健康也算作胃病的话,就不算夸张了。脾胃病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好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就是“老胃病”,这就说明某个人患胃病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如果这个病很好治,就不会有“老胃病”之说了。

我有一个表弟,他是胃肠不好,胃里难受,在当地也看了1年多了,中药西药用了许多,但是效果时好时坏。这次专门从老家找到北京让我给看,他的病也有好多年了,胃的部位闷的、堵得慌,爱拉肚子,脸上还有痤疮,就是咱们说的火疙瘩,他曾经做过胃镜,诊断是胃炎。

我给他看的时候,判断他就是属于上热下寒,就是我们三把金钥匙里面的半表半里了,我给他开了半夏泻心汤,我跟他说,这个病要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这么多年了,病程比较长,不可能几付药就好,并且这个方子将来还要调整的,最早好的表现就是脸上的疙瘩先下去。他拿了药回家,吃了5付,给我***话,说胃里舒服多了,同时确实是脸上的火疙瘩全下去了。这个脸上的红疙瘩,就是痤疮,虽然是表现在脸上,但是根源还是脾胃的问题。


9、十人九胃不虚言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伤寒论》,即使没有读过也肯定听说过。《伤寒论》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伟大的中医经典著作,千百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大家知道《伤寒论》里提及最多的药,是用来治什么病的吗?

有人把伤寒论里面113个方子进行了总结合统计,把每一味药在所有方子里面出现的次数进行的归纳,发现用的次数最多的4味药里面,有3味都是健脾胃的。这一方面说明即使在古代,脾胃病也是常见病,另外一方面说明古代医家认识到许多疾病都与脾胃病有关,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照顾脾胃,毕竟脾胃是后天之本,许多疑难杂症从脾胃论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前面我们提到脾胃病的范围很大,“十人九胃”也成了一句俗语。我前面说过,从临床诊断尤其是用仪器和科学方法检查断定,是不可能有90%的发病率的。但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十人九胃”这句话,就是十个人当中有九人有脾胃的问题,那就很靠谱了。

有的人会说,我没有胃病,您凭什么说我脾胃有问题呢?你要猛这么一问,我也许无言以对,但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人头上,即使他没有被诊断出脾胃问题,我也可能看出他的脾胃问题

我有一个外地的病人,她的在当地医院的诊断是坏死性血管炎,症状就是两个小腿一块一块的疼痛、坏死。这个病不好治啊,算是疑难病。很长时间了,在当地治疗效果也不好,后来就到北京来治疗,在一个医院住院,治疗了有2个月了,效果也不好,后来到我们医院来住院,按照一般的治疗方法还是不好。在北京住院治病还有陪同的人吃住,花了好几万,最后效果也不太好,有点失望了,钱也快花完了,就准备回家了。

后来他们听说陈医生开中药挺好,就找到我这里,那当然肯定是试试而已的心理。我给她望闻问切,看她是出汗多,脸也红,口干、口渴,怕热不怕冷,小腿有坏死的地方也是发红、发热。根据她这个情况,我判断它的病不在血管,而是“里”有问题,属于里证,也可以说脾胃有问题,于是我就问她,以前有没有闹过胃病,她说以前还真的闹过胃病。我说这个根源是胃里有热,这个咱们《伤寒论》有记载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她就是胃里有热了,胃肠有热了。我就给开的白虎汤加味,5付,这个病人就回家了。

回家后接着吃原来在别的地方开的药,吃了20付还是不行,最后想起吃我开的药了,估计还是觉得我不够老吧,都说老中医老中医的,所以她回去的时候并没有把我开的药当回事。但吃了我五副药,就打***话,说非常好,感觉好了一半多!说花了好几万都不好,吃了几十块钱的药,就好了一半,非常高兴。病人有疗效,尤其是显著疗效,我当然也高兴,这就说明药物对证了。就这个病人来说,症状是血管坏死,但其他的一些症候表明血管病变只是表象,根源是脾胃有热,胃里的热通过脾的运化连累血管了。我用三把钥匙透过现象析出了病的根源,这5付药就有这么好的效果,这正是《医宗金鉴》所言的“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这里需要强调,这只是一个医案,虽然有典型性,但不是说适合每一个坏死性血管炎或者有与她类似症状的人,每一个人有一点细微的差别,病根都可能有天壤之别。


10、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我们前面引用了金元大医家李东垣医学名著《脾胃论》中的一句话“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部书还有一句话“脾胃一伤,五乱互作”。这里是五乱是一个概指,指各种各样的病变。李东垣在中国医学史上最卓越的贡献机就是创立了脾胃学说。李东垣所处的金元时代,战乱严重,老百姓水深火热,脾胃有问题的比比皆是,那么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空前和平有物质富有的年代,会有那么多“脾胃问题”吗?

我们前面讲到了感冒,就是有一种人,特别爱感冒,经常感冒,感冒了还是非常不容易好,身边的人谁感冒都会搭上他,并且一感冒就容易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痒、咳嗽清稀的痰,这也是脾胃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里虚寒,里面弱,所以外面的防御功能也差,就容易得感冒。并且,因为里面虚寒,所以容易造成有水饮,容易有稀痰,流清鼻涕,这是根源。我们要治疗,就需要标本兼治,既要治疗感冒又要治疗脾胃,这时候如果单纯的治疗感冒效果肯定不好。

我平时看病,依照这个“十人九胃”的认识,我也是经常问患者是不是有胃肠不适或者以前闹过胃病。有的人,全身难受,头晕、耳鸣,晚上老是上厕所,手脚凉,平时怕冷,心慌,气短的,症状很多,做检查也查不出什么病来,所以可能给诊断一个神经症、神经官能症,找中医看,也是这里虚那里有火。我经常跟病人说,他的根源是脾胃不好,也就是“里”有问题,有虚寒水饮。这是导致这些复杂的症状的根源。我们找到根源,治疗起来效果就是很好。

脾胃病不单单是我们知道的胃病,还包括很多疾病了,都包括哪些疾病呢?

和我们脾胃、胃肠相关的疾病太多了,这个很难通过说哪一个疾病的名字来界定,这里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列举一些。

比如我们大便干,这个我们讲后面要讲的便秘,一般就有脾胃的问题;大便稀,也是有脾胃的问题。

比如我们将来要讲的肥胖,也是很大程度上是胃肠的问题。

比如说,高血压,这个以后就会讲,很多情况下就是和脾胃有关系的。比如说糖尿病,现在有种说法,就是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这个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个也是很多情况下和脾胃有关系的,或者说根源还是在脾胃上。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肿瘤,一般的认识也是气滞血瘀、痰凝,这个痰是从哪里来的?还是脾胃的问题造成的湿、痰。有些肿瘤也会与脾胃有关,这可能超出了许多人的经验。

总之,很多疾病看上去与脾胃不相干,但要深究起来,其罪魁祸首都是脾胃问题。我在临床中,用“十人九胃”这么简单的方**居然解决过许多名医就解决不好的疾病。当然,我用“十人九胃”的观点,并不是搞“扩大化”,不是把所有的病都往肠胃病上安或者当做肠胃病来治,而是但凡有一点迹象就往上面考虑,事实证明能出一些奇效,也从反面证明了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个断言的深刻。


--------------------------------------------------------------------------------

1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6 00: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0-12-28 22:2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后  受益匪浅  再详点就更好了
4
发表于 2011-5-25 20:1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你!
必一神志,振兴歧黄!!!
5
发表于 2011-5-26 10:45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很透彻
6
发表于 2011-5-26 11:58 | 只看该作者
西医学的脾脏是在西医学来到中国是为了便于学习,把中医的脾给套用了,以至于到今天搞的人都迷惑了。
7
发表于 2011-5-26 12:4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阅读后受益匪浅。应该把五脏六腑都这样解释一番。中医的精华理论就好学喜了
8
发表于 2014-6-5 06: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脾胃,多谢分享!!!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
发表于 2014-6-14 12:52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谢谢分享。
10
发表于 2014-6-17 11:1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贯通,有中有西,好
11
发表于 2014-6-18 09:1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后  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谢谢
12
发表于 2014-6-18 10:5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受益,谢谢分享。
13
发表于 2014-6-18 12: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14
发表于 2014-7-24 19: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拜读了,好东西!
15
发表于 2014-8-7 15:28 | 只看该作者
平衡身体的内脏五行金木水火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要分清胃虚寒,还是胃火实!
16
发表于 2015-4-24 08:3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17
发表于 2018-3-12 08: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18
发表于 2018-3-24 19:5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过去的帖子实用
19
发表于 2018-3-25 09:57 | 只看该作者
用经方治胃病,太好了。学习了
20
发表于 2020-1-8 13:13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好的医生,太难遇了
21
发表于 2023-3-31 11:22 | 只看该作者
讲的非常好!
中医只有静下心来研究经典才有出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1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