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64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请大家谈谈“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是怎么理解的。
2# 沙发
发表于 2010-6-9 10:55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為溫熱發汗之劑 承氣為苦寒攻瀉之劑  夫熱盛陰弱 複與溫熱以發汗 是為重熱【陽】弱陰不亡而何 陰盛陽微 複與苦寒攻瀉 是為重陰 微陽何存而有呢
3# 板凳
发表于 2010-6-10 02:15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这个就是讲虚虚实实之戒:太阳伤寒本麻黄汤你给了桂枝汤,太阴下利本理中你给了承气。大抵如此。
4
发表于 2010-6-12 14:30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帮你纠正一下:
1、麻黄汤、桂枝汤都是太阳表证的发汗剂,而且麻黄汤的温性发汗力量绝对比桂枝汤强, 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误用桂枝汤是没有大危险的。
2、“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我们可以拿白虎汤来作比喻:
白虎汤证,出现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阳盛症状,再误用温性的桂枝汤发汗,有可能下咽则毙。
5
发表于 2010-6-12 22:50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本帖最后由 garolee 于 2010-6-13 13:17 编辑
帮你纠正一下:
1、麻黄汤、桂枝汤都是太阳表证的发汗剂,而且麻黄汤的温性发汗力量绝对比桂枝汤强,  ...
何为执着 发表于 2010-6-12 14:30


呵呵 你我理论体系不一样。伤寒论讲的是桂枝本为解肌,没说过桂枝发汗,不要被服汤发汗所迷惑。至于阳字你我观点也不一样。


第一、作为古典文字具有一定的工整和对杖。这句话是不是仲景原句不得知。桂枝汤与承气汤,一解外,一解内,这是一对;阳和阴是一对;阳是表,也指正气;阴是里也指邪气。如果是和白虎汤对比,这个阴阳就相对狭隘了。亦难对比解外和泻下2种治疗法则的基本原则。
第二、大里看是汗和下2种治法;汗者,至少是脉浮这个条件;下者,至少是胃家实。然再细看了。脉浮,有已汗有未汗,有脉紧有脉浮;未汗而脉紧此为实,宜麻黄汤,若误用桂枝汤恐怕病人不消受(为什么有病人吃了桂枝汤要出鼻血?不是桂枝热重,是犯了实实之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胃家实,但见腹胀满就以为胃家实,给承气汤?这个......
第三、再看桂枝和承气,一个偏温补,一个偏苦泻。再蹩脚的医生恐怕也不会在使用上犯什么大错,若以此为立足,这句“桂枝下咽...”就太没分量。在哪里要犯错?就是细节。对某症的细小判别上:表不解了就得看浮脉还是沉脉,是浮脉就看看紧不紧?身体痛了没,痛了是重痛还是竣痛?有下利没有,是旧微溏还是新利?发热没,是热还是漐漐汗出,热汗还是冷汗?诸如此类,方能准确辩证遣方,不然拿半截子走,轻则不效,重则杀人。
6
发表于 2010-6-1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回复 5# garolee


    用“不一样的理论体系”来掩盖一切,这是贯常手法。
7
发表于 2010-6-13 21:44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条文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条文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条文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8
发表于 2010-6-13 21:54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条文54.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条文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9
发表于 2010-6-13 22:21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回复 8# 何为执着


会背条文的我见多了,会用1、2条的让我真佩服的没几个。
10
发表于 2010-6-13 23:29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列举一、二条,以兹证明而已。
11
发表于 2010-6-13 23:32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回复  何为执着


会背条文的我见多了,会用1、2条的让我真佩服的没几个。
garolee 发表于 2010-6-13 22:21


看来您是“**”。
12
发表于 2010-6-14 00:44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楼上玩笑了。其实真的在学术上是有流派。这个多论也无宜,但凡能药到病除,什么流派都好。不做张绿豆就是最好的。至于会背方也是一时斗气。莫见笑。
13
发表于 2010-7-14 21:10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14
发表于 2010-7-27 20:09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我还要慢慢学
15
发表于 2011-10-2 17:16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我也是刚刚学的 听听楼上的各位的 解释  谢谢了
16
发表于 2011-10-7 08:22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胡说八道。伤寒论上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17
发表于 2011-11-6 00:31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高手在那里!!出来表表你们的高见吧
18
发表于 2012-4-2 08:29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就知道吵架!
19
发表于 2012-4-2 22:50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其实这句话不必太深究,只要知道不犯以温治温,以寒治寒就可以了。所谓立毙,以亡,是修辞法,就象立已一样,非马上就好,而是夸张其反应快的手法而已。
20
发表于 2012-4-20 17:39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看来我还是新手啊,都没太看的懂,回家翻书看看先
21
发表于 2012-8-5 10:54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伤寒学界有种疑问,就是伤寒论中的文字简奥直接的是伤寒原文,而带有对仗、押韵的句子,包括伤寒论序言、原文文中许多关于医理的论述,是后人加上去的。这些论点在日本伤寒界就做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值得大家一看。以前我反对这种说法,但是,最近读了些文章后,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个人认为,与其消耗精力在似是而非的条文、医理的争论上,不如像伤寒论本身那样:求实、简单直接。
22
发表于 2012-9-2 08:13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桂枝性温热通阳,阳盛热病用阳性药,热上加热故毙,承气性寒泻下,阴盛寒病用寒性药,寒上加寒故以亡
23
发表于 2012-9-11 11:45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但凡能药到病除,什么流派都好。
24
发表于 2012-11-30 16:31 | 只看该作者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都没有说到地方,我也说不出来
25
发表于 2015-3-31 21:07 | 只看该作者
总结得很好!
26
发表于 2015-3-31 22: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27
发表于 2015-3-31 22: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28
发表于 2015-3-31 22: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29
发表于 2016-4-8 11: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