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79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笔试资源]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儿科学  
第一单元  中医儿科发展简史
1.
春秋 扁鹊,是史书记载第一个儿科医生。
2.
秦汉 淳于意,最早记录儿科医案。
3.
  《诸病源候论》详论儿科病因症候。“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等小儿养育观。
4.
北宋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5.
南宋 陈文中,主温补。  刘昉《***新书》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
6.
   万全“三有余,四不足”
7.
   吴瑭 《温病条辨》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
第二单元 小儿生长发育
胎儿     围生期        新生儿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学龄期 青春期

断脐前   胎龄满28   断脐后28 1周岁  3周岁  三周岁后
7
周岁
12

         至出生后7
体重,身长,囟门,乳牙,呼吸、脉搏、血压,动作、语言发育。                       
第三单元  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
纯阳,“三有余,四不足”
第四单元  四诊概要
望诊为主
第五单元  儿科治法概要
1.中药用量:新生儿用成人的1/6,乳婴儿用1/3,幼儿用1/2,学龄儿童用2/3或成人用量。
2.驱除蛔虫、蛲虫:使君子。
3.热极生风,项强抽搐:羚角钩藤汤。
4.培元补肾法: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调元散、参蛤散等。
5.外治法:熏洗法:夏日高热无汗,香薷。
         涂敷法:痄腮,鲜马齿苋、大青叶、青黛、紫金锭。
                 滞颐,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
6.小儿推拿: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


刺四缝:疳证和厌食。

第六单元  儿童保健
1.养护胎儿:妊娠早期感染病毒最易致胎儿畸形:风疹病毒、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
2.婴儿每日喂鲜奶110ml/kg,加糖5%-8%,150ml/kg(包括奶)。
全脂奶粉与水,按重量18,按体积14。断奶在10-12个月。夏季不适宜断奶。
七、胆怯
  脾肾两虚。补肾培元。
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保元汤。
八、硬肿症
  病变脏腑在脾肾。胎禀阳虚——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参附汤。


感受寒邪——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

九、胎黄      
生理性胎黄:生后10天黄疸自行消退。
湿热郁蒸/脾胃湿热: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肤黄色晦暗,大便溏薄灰白)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右下胁痞块,肝肿大)
十、感冒
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银翘散。(咽红肿痛)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肢体困倦)
时邪感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肌肉酸痛)
夹痰(宣肺化痰)、夹滞(脾胃)、夹惊(心肝——清热镇惊)。
十一、咳嗽    病位在肺,常涉及脾。
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
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2)痰热咳嗽:清金化痰汤。
痰湿咳嗽:
气虚咳嗽:(咳嗽无力)
阴虚咳嗽:沙参麦冬汤。(干咳无痰、咽痒声嘶)
十二、肺炎咳嗽 (气急鼻煽)
1.病机:肺气闭郁。 2.治疗原则: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1)风寒闭肺证:华盖散。
风热闭肺证: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热毒闭肺证:清热解毒、泻肺开闭,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涕泪俱无)
2)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喉间痰鸣)
3)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咳嗽无力)
4)心阳虚衰:(右胁下痞块)
邪陷厥阴: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十三、哮喘
1.病机:肺脾肾三脏不足。
发作期:
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寒性哮喘:小青龙合三子养亲汤。
2)外寒内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动则喘甚)
缓解期: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
十四、鹅口疮  
1.好发于新生儿。
心脾积热:清心泻脾,清热泻脾散。(口舌白屑满布)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口舌白屑散在)
十五、口疮
风热乘脾:疏风散火、清热解毒,银翘散。(口臭、涎多)
心火上炎: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引火归元,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十六、泄泻
1.病因:湿。脏腑在脾胃。
2.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1)湿热泻:葛根芩连汤。
风寒泻:(便多泡沫,腹痛较重)
伤食泻:消食化滞,(泻后痛减)
2)脾虚泻:参苓白术散。(食后作泻)
脾肾阳虚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完谷不化)
3)气阴两伤:健脾益气、酸甘敛阴,(小便短少,皮肤干燥)
阴竭阳脱:(尿少或无,四肢厥冷)
十七、厌食
病变在脾胃、肝。病机:脾胃不和,纳化失职。治法:运脾开胃。
脾失健运:调和脾胃、运脾开胃,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异功散。(食而不化,形瘦肢倦)
脾胃阴虚:养胃增液汤。(苔花剥,食少饮多,便干烦躁)
十八、积滞
病变在脾胃。(腕腹胀满,舌苔厚腻)
乳食内积:消乳丸或保和丸。  
脾虚夹积:健脾丸。
十九、疳证 (形体消瘦、精神萎靡)
病位在脾胃。
1)疳气(脾胃失和、纳化失健):资生健脾丸。(性急易怒)
干疳:(脾胃虚衰、津液消亡)补益气血,八珍汤。(貌似老人)
2)疳积:(脾胃虚衰、气血两败)肥儿丸。(动作异常)
3)疳肿胀:脾肾,(脾病及肾、阳气虚衰)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眼疳:(脾病及肝、肝血不足)
口疳:心脾,泻心导赤散。
二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病变:心肝脾肾。主要病理基础:血虚不荣。钩虫引起贫血。
2.诊断3~6岁,血红蛋白<110g/L。中度贫血,60~90
治疗原则:培补脾肾,化生气血。
脾胃虚弱:六君子汤。
心脾两虚:补脾养心、益气生血。(头晕目眩,睡眠不安,心悸)
肝肾阴虚:左归丸。(头晕目涩、四肢震颤)
脾肾阳虚:右归丸。
  服用至血红蛋白恢复达正常2个月左右再停药。
二十一、汗证
1.
自汗、盗汗,常见于5岁以内的小儿。
2.
实证:湿热迫蒸。
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头部、肩背部)
营卫失调: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汗出遍身,多汗而不温)
气阴亏虚:益气养阴,生脉散。(盗汗为主)
二十二、多发性抽搐症
1.起病在2~12岁之间,男孩多于女孩。
2.诊断:抽动能受意志遏制,可暂时不发作。习惯性抽搐可发展为本病。
3.病因:五志过极、风痰内蕴。  病位在肝,与心脾肾关系密切。
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熄风镇惊,清肝达郁汤。(急躁易怒)
脾虚痰滞: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十味温胆汤。(胸闷作咳)
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大定风珠。(两颧潮红)
二十三、惊风    八候:搐,肘臂伸缩;引,惊搐不止。
急惊风:病位在心肝,病机痰热惊风,
四证:痰、热、惊、风。   治则:清热、豁痰、镇惊、熄风。
风热动风:银翘散。
气营两燔:清瘟败毒饮。(头痛、项强,舌红苔黄)
邪陷心肝:羚角钩藤汤。
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大便腥臭)
惊恐惊风:琥珀抱龙丸。(喜投母怀)
慢惊风:病位在肝脾肾。治疗原则:温中健。重在治本。
      脾虚肝亢:缓肝理脾汤。(大便稀溏、色带青绿)
      脾肾阳衰: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阴虚风动:育阴潜阳、滋肾养肝大定风珠。(手足心热)
二十四、癫痫
病位:心、肝、脾、肾。
病因:暴受惊恐,顽痰内伏,惊风频发,外伤血瘀。
惊痫:镇惊安神,镇惊丸。(发作时惊叫)
痰痫:豁痰开窍,涤痰汤。
风痫:熄风止痉,定痫丸。
瘀血痫:化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脾肾两虚:河车八味丸。)
二十五、急性肾小球肾炎
1.
临床特点: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猩红热感染后易继发。有链球菌感染史。
2.
主要病因:外感风邪、湿热、疮毒。病位在肺脾。
3.
并发症: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肾衰。诊断:血清总补体C3一过性明显下降。
1)风水相搏: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
2)湿热内侵: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兼见疮毒)
阴虚邪恋: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气虚邪恋:参苓白术散。
3)水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喘促、心悸,紫绀)
邪陷心肝: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头痛、眩晕,抽搐、昏迷)
水毒内闭:通腑降浊,解毒利尿,(少尿,无尿)
二十六、肾病综合征
1.常见2~8岁。 密切相关脏腑:肺脾肾。病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2.四大征:水肿,蛋白尿>50mg/kg,低蛋白血症,高血脂症(胆固醇>5.7mmol/L)。
3.病因:外感、湿热、水湿、血瘀。
1)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宣肺利水,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化气行水,(肾)真武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脾)实脾饮。
2)肝肾阴虚:滋阴补肾、平肝潜阳,知柏地黄丸。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化湿清热,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二十七、尿频
脾肾气虚(内因):温补脾肾、升提固摄,缩泉丸。
湿热下注(外因):清热利湿、通利膀胱,八正散。
二十八、遗尿
1)肾气不足、膀胱虚寒(多见):温补肾阳、固涩小便,菟丝子散。
2)肺脾气虚: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心肾失交:清心滋肾、安神固浮,导赤散合交泰丸。
二十九、五迟五软
1.多见于婴儿及幼儿2~3岁不能立,1~2岁不能语,1岁头项软。病机:邪实指痰瘀阻滞。
2.心气不足:语迟。五软,由肝、脾、肾不足导致。以补为主,治疗**。
肝肾亏损:补肾填髓、养肝强筋,加味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调元散。(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
痰瘀阻滞: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
三十、麻疹
1.好发年龄6个月至5岁,好发于冬春季。 易并发肺炎喘咳。
2.病因:麻毒时邪,病位在肺脾二经。古代医家认为麻疹的治疗以法为先。
1)顺证:
邪犯肺卫(初热期):清凉透表,宣毒发表汤(麻疹口腔粘膜斑。目赤、畏光、泪水汪汪)
邪入肺胃(出疹期):清热解毒,清解透表汤(发热3~4天热度增高,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
阴津耗伤(收没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留色素斑痕,皮肤呈糠麸样脱屑)
2)逆证:麻疹暴出,皮疹稠密,或稀疏疹色紫暗,淡白
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热解毒,麻杏石甘汤。(鼻翼煽动)
热毒攻喉: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羚角钩藤汤。
3.预防 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后,应隔离观察21天。
三十一、风疹    瘾疹、风痧、皮肤小疾
1.好发年龄1~5岁,好发于冬春季。一种轻度出疹性传热病。病在肺卫。
2.以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轻度发热、咳嗽、全身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淡红)。
邪犯肺卫:疏风清热,银翘散。(发热1~2天出疹,疹点细小有痒感)
邪入气营:透疹凉解汤。(疹退后,无色素斑痕,无脱屑)
3. 风疹隔离到出疹后第5天,妊娠3个月内患风疹最易导致流产。
三十二、猩红热    烂喉痧
【幼儿急疹:突发高热,热退疹出,一般情况好。周岁以内的婴儿。】
1.好发2~8岁儿童,病在肺胃二经。 易并发心悸、水肿、痹证。
2.表现:发热半天至1天出疹,出疹时热高,疹点细小鲜红,颜面部皮肤红晕,不见疹点。
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发热、咽喉红肿有糜烂)
毒炽气营:凉营清气汤。(环口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咽喉红肿可见脓液)
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疹退后,不留斑痕,但有脱屑、脱皮)
3.猩红热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三十三、水痘
1.好发于冬春季,病位在肺脾两经。
2.发热1~2日出疹,疱疹一起出齐。出疹以躯干为多。分批出现丘疹、疱疹、结痂。
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合六一散。
邪炽气营:清热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疱浆混浊,疹色紫暗)
3..水痘隔离期为痘疹全部结痂后。(结痂后不留疤痕)
三十四、手足口病
1.好发年龄5岁以下。好发于夏秋季。病位在肺脾二经。
邪犯肺脾:甘露消毒丹。
湿热雍盛:清瘟败毒饮。
三十五、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蛤蟆瘟    (化脓性腮腺炎——发颐)
1.好发于3岁以上儿童,好发于冬春两季。病位胆经。
2.肿胀部位以耳垂为中心。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
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
热毒雍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
变证:


神昏,加至宝丹。抽搐,加紫雪丹。

邪陷心肝(常见):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并发脑膜脑炎)
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3.隔离期为腮肿完全消失后3天。
三十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1.三大主症:高热、昏迷、抽搐。(热、痰、风)
2.发病7~9三个月。
邪犯卫气:辛凉解表、清暑化湿,卫分:新加香薷饮,气分:白虎汤。
邪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
脉微欲绝,参附龙牡救逆汤。发热抽风,安宫牛黄丸。
邪入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恢复期:余热未尽: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黄芪桂枝五物汤。
        痰蒙清窍:涤痰汤。龙胆泻肝汤
内风扰动:补阳还五汤。止痉散加味。
三十七、百日咳
1.好发年龄5岁以下,好发于冬春季。可持续2~3个月。
2.初咳期经过1~2周才进入痉咳期。痉咳病机:邪痰交结于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邪犯肺卫(初咳期):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
痰火阻肺(痉咳期):泻肺清热、涤痰镇咳,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气阴耗伤(恢复期):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沙参麦冬汤(肺阴)/人参五味子汤(肺脾气虚)
三十八、寄生虫病
蛔虫病:肠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脐周疼痛为主)
        蛔厥证:乌梅丸。(吐出蛔虫,突然右上腹痛痛伴呕吐)
蛲虫病:线虫。驱虫粉(夜间**奇痒)
三十九、夏季热
1.多见6个月至3岁。好发于6.7.8三个月。无入营入血传变规律。
2.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天气越热,体温越高。
暑伤肺胃:(肺胃气阴两伤)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盛下虚:(火盛于上,阳虚于下)温下清上汤。
四十、紫癜
过敏性紫癜:下肢伸侧及臀部。高出皮肤的红色斑疹,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肢头面。不高出皮肤,多不对称,伴鼻扭,齿扭,尿血、便血。
风热伤络:连翘败毒散。
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
气不摄血:归脾汤。
阴虚火旺:大补阴丸。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9-8-18 16:4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学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9-8-18 16: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
4
发表于 2009-8-18 17: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好,顶一个。
5
发表于 2009-8-18 18:5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不错顶一个
6
发表于 2009-8-20 00:2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太爱你咯,太谢谢你了!!!!顶,再顶!!!!!!!!
7
发表于 2009-8-20 06:0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辛苦了,谢谢分享,真的好人:)
8
发表于 2009-8-20 22: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
9
发表于 2009-8-21 2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
10
发表于 2009-8-28 23: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
11
发表于 2010-10-10 21: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感谢斑竹的分享,好好记忆记忆!
12
发表于 2012-3-8 16:5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很不错的整理。考试的捷径。
13
发表于 2012-3-10 15:1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5_258:} {:5_258:} {:5_258:}
14
发表于 2012-5-1 14:5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好辛苦啊!!!看书看到头都大了!希望大家都有总结性的东东!一起分享一下。
15
发表于 2012-6-1 13:5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了 受益匪浅
16
发表于 2012-6-1 19:5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哦..我们受益很大,少走了不少弯路,
谢谢了
17
发表于 2012-6-1 20:0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好久没有如此好的楼主了!!太感谢了!!
18
发表于 2012-6-8 10:2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厉害 感谢啊
19
发表于 2012-7-30 21: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也来学习一下,多谢分享,打印一下平时来看,拿走了
20
发表于 2012-8-1 22: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真心谢谢各位原po!~希望我们大家今年都有个好成绩!~
21
发表于 2012-8-1 22:1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回复 1# 樱桃方子
谢谢
22
发表于 2012-8-1 22:1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回复 1# 樱桃方子


    太谢谢啦
23
发表于 2012-8-3 12:4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总结的很好,很少有不要分的。
24
发表于 2012-8-3 12: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真喜欢这种不用下载的资料,最近下的东西比较多,我都没有钱钱了,谢谢分享
25
发表于 2012-8-3 14: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谢谢楼主,好人一枚
26
发表于 2012-8-6 1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好好看,有用
27
发表于 2016-5-15 10:11 | 只看该作者
多谢了,真的是太实用了。

29
发表于 2016-12-11 07:11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很好,感谢楼主
30
发表于 2017-4-18 04: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整理——打印版

谢谢,好好看,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4 03: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