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7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常识] 学龄儿童 青少年 的膳食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0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保证吃好早餐

  2.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3.重视户外活动

  学龄儿童指的是6-12岁进入小学阶段的阶段。他们***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而且可以接受成人的大部分饮食。这一部分孩子,在饮食上,往往被家长误看作大人,其实他们仍应得到多方面的关心和呵护。

  一般情况下,孩子应合理食用各种食物,取得平衡膳食,男孩子的食量不低于父亲,女孩子不低于母亲。应该让孩子吃饱和吃好每天的三顿饭,尤应把早餐吃好,食量宜相当于全日量的三分之一。孩子每年的体重约增加2--2.5千克,身高每年可增高4--7.5厘米。身高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增长快些,故往往直觉地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瘦长型的。少数孩子饮食量大而运动量少,故应调节饮食和重视户外活动以避免发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除了不应该饮用酒精饮料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这些孩子。要引导孩子吃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禽、蛋、肉应该丰富些,奶类及豆类应该充足些,并应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

  应该引导孩子饮用清淡而充足的饮料,控制含糖饮料和糖果的摄入,养成少吃零食的习惯。吃过多的糖果和甜食易引起龋齿,应注意防止并重视口腔卫生和牙齿的保健。

[ 本帖最后由 白秋霜 于 2008-8-14 11:35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1-20 08:18 | 只看该作者
青少年的膳食指南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12岁是青春期开始,随之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身高每年可增加5-7厘米,个别的可达10-12厘米;体重年增长4-5千克,个别可达8-10千克。此时不但生长快,而且第二性征逐步出现,加之活动量大,学习负担重,其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都超过成年人。

  谷类是我国膳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大,每日约需400--500克,可因活动量的大小有所不同。蛋白质是组成器官增长及调节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各种激素的原料。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青少年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有一半为优质蛋白质,为此膳食中应含有充足的动物性和大豆类食物。

  钙是建造骨骼的重要成分,青少年正值生长旺盛时期,骨骼发育迅速,需要摄入充足的钙。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钙的摄入量普遍不足,还不到推荐供给量的一半,为此青少年应每日摄入一定量奶类和豆类食品,以补充钙的不足。中小学生中缺铁性贫血也较普遍,有些青少年的膳食应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以促进铁的吸收。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应时常吃些海产品以增加碘的摄入。

  近年来,我国有些城市小学生肥胖发生率逐年增长,已达5%-10%。其主要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变成脂肪而导致肥胖。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往往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引起体内新陈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低血钾、低血糖、易患传染病,甚至由于厌食导致死亡。正确的减肥方法是合理的控制饮食,少吃高能量的食物如肥肉、糖果和油炸食品等,同时应增加体力活动,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以保持适宜的体重。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6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1-20 08:19 | 只看该作者
幼儿与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南

  1.每日饮奶

  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1-2岁的幼儿需要特别呵护。孩子的身体发育迅速,需要吸取许多营养物质,但是他们的胃肠还不够成熟,消化力也不强,例如胃的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牙齿也正在长,咀嚼能力有限,故应增加餐次,供给富有营养的食物,食物的加工要细又不占太多空间。每日供给奶或相应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也注意供给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类、加工好的豆类以及切细的蔬菜类。有条件的地方,每周给孩子吃一些动物血和海产品类食物。要引导和教育孩子自己进食,每日4--5餐,进餐应该有规律。吃饭时应培养孩子集中精神进食,暂停其他活动。应让孩子每日有一定的户外活动。

  3-5岁的孩子有的进入幼儿园,他们活动能力也要大一些,除了上面照料幼儿的原则外,食物的份量要增加,并且逐步让孩子进食一些粗粮类食物,引导孩子有良好而又卫生的饮食习惯。一部分餐次可以零食的方式提供,例如在午睡后,可以食用小量有营养的食物或汤水。

  应该定时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并做记录,以了解孩子发育的进度,并注意孩子的血色素是否正常。应该避免在幼年出现过胖,如果有这种倾向,可能是因为偏食含脂肪过多的食物,或是运动过少,应在指导下做适当的调整,着重在改变不合适的饮食行为。

  成人食物和儿童食物是有区别的,例如酒类绝不是孩子的食物,成人人为可用的“补品”,也不宜列入孩子的食谱。平衡膳食就是对孩子有益的滋补食物。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孩子和小朋友共同进食,以相互促进食欲。
4
发表于 2007-11-20 08:21 | 只看该作者
肥胖早预防— 儿童肥胖的预防与治疗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发生率正逐年上升,成为令人关注和担忧的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成人超重率30.0%,肥胖率12.3%;儿童肥胖率8.1%;与1992年比超重上升39%,肥胖上升97%。其中最主要的是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能量摄入超过机体的能量消耗,剩余能量以体脂形式在脂肪组织内过度积聚。
  预防肥胖的应从胎儿开始。有较多的研究显示,出生时体重大于4.2kg的巨大胎儿继发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几率显著增加;而出生体重<2.5kg的低体重儿,在后续的追赶生长时,也极易发生肥胖,成为成年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为避免出生巨大儿或低体重儿出生,孕期应摄入均衡而不过量的营养,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如孕前体重正常的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的适宜值范围为11~16kg(平均12.5 kg),孕中期开始周体重增加维持在400g左右,十月怀胎,生一个体重健康的宝宝。
  预防肥胖应用母乳来喂养您的宝宝。在加拿大进行的青少年肥胖状况与喂养史关系研究发现,非母乳喂养儿肥胖危险性是母乳喂养儿2-4倍;德国一项对5~6岁儿童肥胖与喂养史的调查发现,非母乳喂养儿,肥胖发病率为4.5%,母乳喂养6~12个月,肥胖发病率下降为1.7%。因此,婴儿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时,母体按婴儿所需进行乳汁分泌,不会像奶瓶喂养那样造成过渡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
  预防肥胖应着力培养幼儿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5岁前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患肥胖症的几率是体重正常儿童的2倍,而此期肥胖的发生和不良饮食和生和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食,吃饭细嚼慢咽,远离不健康食品,以及喜好运动的良好的习惯,让其远离肥胖,受用终生。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肥胖,应在医生指导下,耐心地、不懈地进行饮食调整、不良行为矫正和体力活动强化;肥胖儿童、家长、教师、医生共同参与综合防止方案,逐渐地、缓慢地控制体重趋向正常增长。切记,儿童期不宜服用减肥药或进行手术减肥。
5
发表于 2008-8-9 16:48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6 00:1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