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更易腹泻原因、临床治疗与关注


      相比于成人,<2岁的宝宝更容易发生腹泻,主要由于处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另外,由于宝宝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离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除此以外,还由于宝宝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儿童腹泻目前规范化的治疗为预防和治疗脱水、继续喂养、补锌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中医中药等),另外,WHO也把腹泻病的家庭治疗提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循证指南中指出:补液:低渗口服补液盐、营养管理、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 为急性腹泻的主要治疗方案;把饮食+低渗ORS+补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抗腹泻药物粘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抗分泌药(消旋卡多曲),以及接种预防疫苗和适当使用抗生素(除血性腹泻外,通常不提倡在儿童中使用),为辅助治疗手段。
      饮食问题,如何进食和营养治疗问题也是临床主要关注点之一。WHO 材料表明各类腹泻病时食物的营养成分吸收率好,结果如下:
1.霍乱急性期营养食物吸收率为81% ,恢复期为92%;
2.细菌性痢疾急性期为67% ,恢复期为83%;
3.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急性期为84%,恢复期为86%;
4.状病毒肠炎急性期为62% ,恢复期为86%。
      提倡多数急性腹泻患儿以前吃过的东西均可吃,没有吃过的辅食要等腹泻痊愈后再添加 ,提倡少量多餐,病毒性及迁慢性腹泻患儿由于肠黏膜病变严重,微绒毛萎缩、肠上皮细胞受损,双糖酶缺乏,对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对双糖(尤其是乳糖) 不耐受。故饮食原则为:选择去掉双糖(特别是乳糖)的食物,如去乳糖奶粉或去乳糖豆奶粉(俗称腹泻奶粉) 、豆浆喂养,即100 mL白豆浆中+5~10g 葡萄糖及新的配方腹泻奶粉。
      营养治疗方面,避免食入过敏食物、口服脱敏喂养法,不限制已经耐受的食物为过敏性腹泻的目前提倡的治疗方式。在慢性腹泻、肠黏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症者方面,要素饮食为主要首选;重症病例、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伴有重度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者则提倡静脉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