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走廊医生事件,三个不言而喻的现实需正视

走廊医生事件,三个不言而喻的现实需正视

2014-07-31 16:07 阅读:1744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日前,曾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走廊医生兰越峰诉医院劳动人事争议案公审。仲裁庭审长达七小时,仲裁委没有当庭给出裁决。走廊医生事件是一部不亚于《神探夏洛克》般精彩的反转剧,那么她究竟是一个为患者利益而战的 斗士,还是一个狭隘于私利而偏执的疯子?真相终

    日前,曾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走廊医生”兰越峰诉医院劳动人事争议案公审。仲裁庭审长达七小时,仲裁委没有当庭给出裁决。“走廊医生”事件是一部不亚于《神探夏洛克》般精彩的反转剧,那么她究竟是一个为患者利益而战的 “斗士”,还是一个狭隘于私利而偏执的“疯子”?真相终需法律还原!

    这四年,谁也说不清兰越峰究竟在走廊坐了多少天;如同这四年,谁也说不清涉事方究竟孰对孰错、谁是谁非。道理很简单:说兰越峰有理,举证之词又多被证伪;说医院委屈,反驳之意又显暧昧。甚至,兰越峰事件令公众哗然之后,其还曾得到一笔院方下发的3万元“人文关怀费”.今年5月6日,在“绵阳医院88位职代会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才一致通过了院务会做出的“解聘”决定。面对扑朔迷离又一波多折的事实,公众自然想问一声:是兰越峰胡搅蛮缠,还是相关方做贼心虚?蹊跷的是,拉锯战扯淡了四年,硬是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

    眼下渐次清爽的,是三个不言而喻的现实:

    1、兰越峰事件上,标签思维与诛心之论成了失实的渊薮。

    近来舆论空间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叫“反转新闻”.面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往往转换只在瞬间,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缭乱。

    “走廊医生”事件就是如此,从开始曝光行业潜规则的斗士,迅速变成以正义之名挟私绑架单位的“坏员工”,舆论迅速发生了反转。类似的“新闻反转剧”很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路人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被车撞死,网友就会骂路人,批评不守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可如果媒体报道那辆撞人的车是宝马车,舆情可能立刻反转,都去骂开宝马车的人。还有,医院发生了患者打护士事件,因为公众的偏见,常会站在患者那一边,认为患者相对医生是弱者,舆论反而会同情患者。可如果媒体告诉你那个患者是个官员,舆情便可能立刻反过来去同情护士了。

    看来是“标签”决定态度。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变换的标签牵着鼻子走,而没有去探究事实和是非。一些误导舆论者,都善于借助标签去操纵舆论。知道公众同情弱者,就贴上一个弱者的标签,公众就很容易不去问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而条件反射般站在“弱者”这一边了。

    这样的情形很多其实是违反新闻规律的。实际上,很多新闻刚发生时,真相并不会一下子全部呈现,需要媒体不断挖掘和官方的调查,才会越来越清晰。从开始不清楚到最终真相大白,这是自然规律。可新闻反转往往并非如此,不是事实的自然逐渐呈现,而是标签的变换。因为很多人浮躁,不看事实和是非,只根据事件当事人的身份去站队。可在新闻中,身份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因为一个人有多重身份,是患者,也可能是官员,假如只根据身份去看,态度很容易发生变化。

    而中国的医院有点类似有些“地方部门”,丑闻多了、公信少了,难免容易让人产生先入之见。比如跟医患闹矛盾,患者总是对的;比如遭到检举揭发,传闻总是真的。这就像连日来备受争议的清华大学“非升即走”政策,按合约辞退不达标的老师,不过是践行契约罢了,但情绪化的判断,依然是“清华不懂教育,校长不懂老师”.这怪谁呢?只能怪中国高校口碑寥落,去行政化终难落实。同理,不得不说,“走廊医生”事件中,兰越峰的“优势地位”从开始就较为可疑。

    2、事件中时刻闪现着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江湖逻辑。

    兰越峰对“人文关怀费”的说法令人瞠目:“这其实是一笔精神赔偿金,**准备对我秘密纠错。当时许诺我三个条件:医技办主任、医教处副处长、年薪12万,外加3万元精神索赔费。就在秘密**、实施纠错的过程中,却让央视的《新闻调查》给搅黄了。”这话是无中生有吗?当事医院纪委书记曾称,兰越峰每逢重大会议、荣誉评比和领导视察就去**,医院不得不向其妥协。于是,与医院的交锋中,兰越峰三次被免职,又三次被任职。说白了,“这是因为兰越峰捏住了医院的命门”—**和维稳。那么,公众有必要追问:在公序良俗、甚至法治的规则之下,面对兰越峰,地方部门究竟怕什么?

    这就像每当发生医疗**时,医院为了自身的形象与维稳往往选择私了,医院究竟在怕什么?不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不去正视医疗**的真正原因所在,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鼓励人们“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逻辑。

    3、现行医疗机制下,一些基层医院“**不赶紧”,恐怕恰恰是其最终选择息事宁人的根源。

    明知有些“闹”是悖逆常识与情理的,奈何又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只得妥协、只得在博弈中靠许诺来让其 “翻过去”.在此期间,绵阳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涉嫌**被调查,为兰越峰事件走向情绪化又添了一把旺火。

    兰越峰的遭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慧事件。尽管两者性质迥异,但借助媒体与舆论之力而张扬诉求、混淆是非的桥段,何其相似?好在四年拉锯战后,“走廊医生”真相终将交由法律来厘清。不管结果怎样,程序上起码能等到一个真正的了断。只能说,相较于以“访”施压,以“法”博弈总算是个进步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