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28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片区] 看图说话3:儿童巨结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般资料:女,12岁
以排便费力一周为主诉,伴呕吐
查体腹胀,压痛阳性,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
X线如下:




请讨论可能的疾病和依据
下步的检查
治疗方案
建议加密500分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继续沉默 + 1 感谢你提供病例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2-2-14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别看资料


    基础太差,不会读片
3# 板凳
发表于 2012-2-15 01:09 | 只看该作者
在手机上看不清,结肠问题,大便怎样?
4
发表于 2012-2-15 14:57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不全性肠梗阻(下位)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5
发表于 2012-2-15 22:48 | 只看该作者
肠梗阻,看不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6
发表于 2012-2-16 22:26 | 只看该作者
患者儿童,女性,排便困难1周,伴呕吐。腹胀,压痛阳性,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
X光片示:上腹部肠腔内明显积气,局部肠管扩张,以左膈面下结肠脾曲及肝脏下方横结肠为甚;全腹部未见液平面。中下腹部肠内容物较多。符合肠梗阻改变。
结合病史也支持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诊断,梗阻位置靠下,降结肠或者乙状结肠可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2-2-17 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别看资料 于 2012-2-21 18:28 编辑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0 才可浏览

结肠胀气明显,降结肠位置变细,结肠炎引起不全梗阻?巨结肠?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12-2-17 11:00 | 只看该作者
上腹部肠腔内明显积气,局部肠管扩张,有液平面梗阻可能性大,病因应排除巨结肠。查体腹胀,压痛阳性,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是否为粪块,应做灌肠诊断性治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2-2-17 2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别看资料


   地位肠梗阻 哈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10
发表于 2012-2-17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别看资料 于 2012-2-21 18:29 编辑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 才可浏览

根据简单病历:(患者儿童,女性,排便困难1周,伴呕吐。腹胀,压痛阳性,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
X光片显示:上腹部肠腔内明显积气以及局部肠管扩张像,以膈面下横结肠为甚;腹部未见液平面。考虑横结肠或者降结肠上段不完全性梗阻。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12-2-17 2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别看资料 于 2012-2-21 18:29 编辑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0 才可浏览

1.初步诊断:肠梗阻(低位)    肠积气     2.诊断依据:a.排便费力一周,呕吐。     b.查体所见:腹痛胀,无腹膜**征。  c.x线:膈下右侧肝部,中部,和左侧脾部可见充气影,内未见液平,尤以左膈下结肠脾部尤甚。   3.进一步检查:腹部B超检查,肠镜检查。   4.治疗: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保守治疗不佳时可手术治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2-2-17 2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别看资料 于 2012-2-21 18:30 编辑

以下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00 才可浏览

从X线片看,结肠肝曲、脾曲扩张明显,整个小肠未见气体影,患儿伴呕吐,腹部有压痛。首先肠梗阻诊断明确。下一步问题主要是要明确梗阻原因。患儿如有腹部手术史,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如没有,应考虑肠套叠、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有排便费力,首先还是考虑巨结肠,下一步检查可以行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必要时行诊断性空气灌肠。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剖腹探查。如造影提示巨结肠,可于直肠粘膜活检确诊后行手术治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2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2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谭*峰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发表于 2012-2-18 14: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收到1朵
14
发表于 2012-2-20 21:29 | 只看该作者
1.小儿以排便困难1周,伴呕吐。腹胀,压痛阳性,没有反跳痛和肌紧张。
2.X光片示:上腹部肠腔内明显积气,局部肠管扩张,以左膈面下结肠脾曲及肝脏下方横结肠为甚;全腹部未见液平面。
诊断:肠梗阻
辅助检查:加血常规,电解质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50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排气,灌肠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15
发表于 2012-2-20 22:13 | 只看该作者
低位肠梗阻,原因处女膜闭锁经血淤积
16
发表于 2012-2-21 18:40 | 只看该作者
答案:儿童巨结肠巨结肠
感谢12楼会员的精彩分析
从X线片看:结肠肝曲、脾曲扩张明显,整个小肠未见气体影
结合患儿伴呕吐,腹部有压痛。首先肠梗阻诊断明确
下一步问题主要是要明确梗阻原因。
患儿如有腹部手术史,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如没有,应考虑肠套叠、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
患儿有排便费力,首先还是考虑巨结肠,下一步检查可以行下消化道造影检查,必要时行诊断性空气灌肠。
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剖腹探查。如造影提示巨结肠,可于直肠粘膜活检确诊后行手术治疗。
-----------------------------------------
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由于发病的肠管(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没有神经节细胞,因而处于痉挛狭窄状态,丧失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粪便、肠气蓄积于近口端结肠,致使近端结肠继发扩张、肥厚,逐渐形成了巨结肠改变。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其发病率为1/2000~1/5000,以男性多见,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其发病原因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壁内微环境改变有关。
儿童巨结肠症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患儿有新生儿期发生便秘、腹胀和呕吐等病史,初始时患儿可能在数周或数日内情况趋于正常,此后则开始大便秘结,数日不排粪,需要塞**栓、服泻剂或灌肠方能排出大便。症状逐渐加重,便秘越来越顽固。患儿可突然并发小肠、结肠炎症状;或者因结肠积粪过多,发生结肠梗阻。也曾有人报告,儿童巨结肠突然发生腹部极度膨胀、高烧等类似急性胃扩张的表现而迅速死亡的病例。巨结肠患儿有时能自行排出少量粪便,但并不能解除腹胀和巨结肠内积粪便,有时也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现象。
体检可见腹部膨胀,胀大的腹部与瘦小的胸部和四肢形成鲜明的对比。腹部隆起以上腹部最为显著,脐孔平坦或外翻,腹部皮肤菲薄,皮下静脉怒张。触诊时可在左髂窝摸到扩大肠段内蓄积的粪块,触诊后多数病例可见肠蠕动波;听诊可闻及亢进的肠鸣音;叩诊由于肠腔内有大量气体聚积,可发生响亮的鼓音;直肠指诊检查,大多数患儿在直肠壶腹部可有空虚的感觉,但对痉挛狭窄段较短者,指诊时也可在壶腹内触及粪便。患儿一般全身情况较差,发育迟缓,营养不良,面色苍白,瘦弱,有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由于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和败血症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根据便秘的病史和腹胀等体征,结合指诊,确诊并不困难,但必要时仍需下列检查协助证实。

(1)钡剂灌肠X线检查

可见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发生痉挛狭窄,狭窄区长度从**起向上延展,可达乙状结肠、降结肠,有的甚至达脾曲或横结肠。在狭窄段之近心端则可见异常扩张的结肠,此即为扩大段。有时位于2段之间,显示清晰的漏斗状影相。但在短段型病例中,由于狭窄段为6.0~7.Ocm或更短,X线检查多看不到狭窄段,似乎从**上开始,直肠立即扩张。拔除肛管之后,钡剂不能自动排空。经24~48h后再透视,仍可见到多量的钡剂潴留于扩大的结肠内。

(2)组织化学检查法

对诊断有疑问时,可采取直肠表面黏膜活检,进行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肠黏膜下层乙酰胆碱酯酶增多,可见增生的乙酰胆碱酯酶强阳性染色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而正常的直肠黏膜为阴性,具体方法见新生儿、婴幼儿巨结肠节。

(3)直肠内压测定法和直肠***检查

对诊断本病都有重要价值。请参阅新生儿、婴幼儿巨结肠节。

2、鉴别诊断:

儿童巨结肠须与特发性巨结肠相鉴别
儿童巨结肠的确实病因个今尚未明了。有些如习惯性便秘症(其临床特点除了顽固性便秘外,还有显著的直肠扩张)、**括约肌痉挛、乙状结肠过长等,可能与巨结肠的形成有关。近年来,也有人认为此症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无神经节细胞肠段极短,内括约肌功能异常,故又称之为“超短段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患儿的便秘、腹胀症状在新生儿期多不存在,而在幼儿及儿童期出现,症状逐渐加重。用适当的保守疗法,可使症状缓解。指诊在直肠壶腹内可触及巨大粪块,不像先天性巨结肠症,壶腹内多是空虚的。钡剂灌肠,可见从**以上直肠异常扩张,直肠远端无明显痉挛狭窄肠段。如果确诊有疑问,可进行直肠活检,特发性巨结肠直肠壁神经节细胞发育正常。另外,对某些不典型病例尤须进行仔细分析,并需注意与一系列大便秘结疾患进行鉴别
17
发表于 2012-2-21 21:56 | 只看该作者
跟答案想的差不多。
18
发表于 2017-2-25 23:49 | 只看该作者
看大神们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