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好医疗:热议之后的回归

好医疗:热议之后的回归

2015-10-22 21:21 阅读:636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最近,一篇《什么样的医疗才是好的医疗》文章在微信圈引发热议,说明医疗改革何去何从仍然没有定论。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好的医疗自然标准也不同,譬如高收入群体乐意享受一千三百块钱安慰三十分钟的医疗,而那些连最便宜的旅馆都舍不得住的患者宁可接受

    最近,一篇《什么样的医疗才是“好的医疗”》文章在微信圈引发热议,说明医疗改革何去何从仍然没有定论。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好的医疗自然标准也不同,譬如高收入群体乐意享受一千三百块钱安慰三十分钟的医疗,而那些连最便宜的旅馆都舍不得住的患者宁可接受谈不上优质但快速有效的流水线式医疗。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两者之间也并不会产生仇恨。因为前者是花自己的钱,而后者则更多地是花费国家和广大医疗投保人的钱。

    然而什么样的医疗才是好的医疗,一定不要用阶级对立的观点,而是超越政治,把握社会治理的高度,站在事物客观的本源角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既要照顾在医患双方的利益,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一个符合患者、医者和社会三利益的医疗才是真正“好的医疗”.牺牲任何一方利益的医疗都不可能成为真正“好的医疗”,这是由于医疗受医患双方互动,第三方协调保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按照上述的原则和标准,好的医疗应该有如下几个特征:

    多元化

    中国特色的**,决定了医疗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医疗不能市场化,但医疗资源配置无法不受市场的影响与制约,医疗只有顺应市场需求,才能健康发展。适应市场发展,必然会派生出医疗的多元特色,这就是基本医疗、特殊医疗和健康促进几个部分,还有免费医疗、自费医疗之区分。当然是基本医疗免费、特殊医疗自费、健康促进消费了。

    适宜性


    好的医疗不一定就是优质医疗,优质医疗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一种正确的追求和理想,但对于百姓和患者而言,千万不要被“优质医疗”的口号和宣传忽悠了。中国的社会,有钱人未必就愿意在医疗上高消费,勤劳俭朴的民族性格总会认为消费就是浪费。医疗消费不会很快乐,一定会伴随诊疗技术带来的痛苦,除非是自虐狂和变态,没人愿意在健康的时候自找痛苦。所以医疗一定是适宜的和需要的,当人们不需要医疗的时候,无需去激发人们的医疗消费欲望。适宜医疗技术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但在中国往往不强调,而是过多地强调优质医疗。

    能把医疗需要转变为需求


    医疗需要未必是医疗需求,只有医疗需求才能产生就诊行为。好的医疗一定是能实现的医疗,医疗需要不能转变为需求,就谈不上好医疗。在健康有医疗需要时,要能调动起医疗需求,让医疗需要得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就医时的主观需求一般多低于他们的实际需要,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就诊流程中,要充分调动和激发患者的就诊需求。普及和深入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需要花时间的。要转变对过度医疗的一些陈旧观点,不要将医疗需要转变为医疗需求的健康教育宣传是诱导医疗消费,不要认为解决医疗需要的接诊引导是过度医疗的行为。我们国家推行的基本医疗保健制度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用意也在于此。基本医疗免费在于引导患者走进医疗机构,完整的医疗问题解决依靠医院和医务人员进一步的自费医疗和特殊医疗引导来解决,而决不是要实现全民和全部的免费医疗。

    能让医患双方满意

    现在的医疗只强调患者满意,而不在乎医者的感受。现行医疗体制下,医患双方作为医疗的主体,都不能享受到真正的价值医疗,而是承受着医疗价值的扭曲。对于患者来说,真正解决问题的医疗服务技术看起来便宜,然而在药品和器械上却承受了经济重负。对于医者来说,劳动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一味要求奉献如何能实施好的医疗。最后弄得精英医生坠入灰色收入的陷阱,承受道德的煎熬。医疗改革必须要遵循价值医疗的客观规律,实施能让医患双方满意的医疗。

    不论是基本层面的适宜技术医疗,还是制度层面的多元化医疗,都是适宜的医疗,只有适宜的医疗才是好的医疗,除此别无其他。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