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生难被人理解 是人心太冷了吗?

医生难被人理解 是人心太冷了吗?

2015-10-13 19:24 阅读:1193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日前,一篇8岁医生儿子连狗都讨厌爸爸的作文戳中大部分网友泪点。但也有不少反驳者。有反驳者认为:不能将职业特点等同于超常付出,早出晚归的职业多得是,不止医生一家;无法陪孩子有时候也是个人习惯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为工作牺牲了个人时间。人们甚

    日前,一篇8岁医生儿子“连狗都讨厌爸爸”的作文戳中大部分网友泪点。但也有不少反驳者。有反驳者认为:不能将职业特点等同于超常付出,早出晚归的职业多得是,不止医生一家;无法陪孩子有时候也是个人习惯问题,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为工作牺牲了个人时间。人们甚至从孩子描述的辛苦和现实社会中对医生的评价对比中找到一丝围观者的**,是人心太冷了吗?

    医生这一职业的辛苦程度有目共睹,医生“过劳”绝非个别现象。中国医师协会2015年3月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显示,在7000多名被调查医生中,九成受访者表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八成受访者表示,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以及最近一年没有带薪休假。

    但面对医生,恐怕很少有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时代在进步,人与人之间简单互助的关系,在窗明几净的三甲医院里却消失不见。公众不缺同情之心,也不缺爱心,但公众实在缺乏面对医疗环境久拖不解决的耐心。如同孩子的抱怨一样,公众也想大喊一声:回来吧,医道精神。

    在付出和回报之间,有些东西走偏了。虽然一些医生愿意在手术台前站上十几个小时,却不愿意在病人面前多说个一分钟;一些医生倾其一生都在追求更高的医术,可面对病人时却冷漠得埋头开药。比起手术室里看不见的敬业,真正左右医生职业评论的其实是每一次门诊的过程,每一个细节。

    美国著名医学家、人文主义者奥斯勒指出:作为医生,需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在看病人时,应当坐下来,哪怕只是30秒钟,病人会因此而放松,更容易交流思想,至少会感到医生愿意花些时间对待他的病人。这是医生的基本哲学。目前,欧美各国医学界已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许多大学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和实践训练,以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社会环境的成因,也有病人素质的成因,但医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想得到真心得用真心换,想赢得尊重得先从理解别人开始。人与人的交往得遵循这样的原则,当然医患之间也不例外。

    应当说医疗环境的问题,是医疗体制造成的,一个医生一个上午要看二三十个门诊病人是常有的事,有时对待病人们提出的在专业人士看来有些“**”的疑问时,难免有些不耐烦。这种不耐烦在医生看来,自觉可以原谅,但在花一个上午来挂号看病的病人来说,却不这样认为。这无疑影响了人们对医生的评价,让医生当了体制的替罪羊,所以,不要动不动将“环境不好我们没法看病”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这种情绪化的表达无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反而会激化矛盾。

    拯救“医患互信”,改善当前医疗环境,从根本上来说,还要靠整个医疗制度的改革。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期待着我们的医疗改革步子大些再大些的时候,争论谁有错在先没有太大的意义,改变这种情形有赖于大环境的变化,更有赖于每个医生对职业操守的坚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