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再次迎来新院长。
9月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聘任仪式在该院郑东院区举行。姜勇受聘担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公开资料显示,姜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原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炎症相关的细胞信号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炎症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鉴定和功能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郑大一附院前任院长为王成增,2021年12月2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干部会议,宣布医院主要领导调整决定,王成增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2017年-2021年,该院副院长刘章锁任职郑大一附院院长。
更早之前,从2008-2017年,明星院长阚全程担任郑大一附院院长十年,据悉,阚全程曾长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008年开始担任郑大一附院院长。十年间,郑大一附院的床位数从1860张扩张到8475张,年门诊量突破700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5万余台,成为业界拥有万张床位的全球超级医院。
郑大一附院新目标:全国前十!支持引进院士、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科技量值排名进全国前十、支持引进2个院士团队、创建国家医学中心……2022年8月,河南省印发的文件,给郑大一附院带来了新的一轮发展契机。
2022年8月15日,河南省印发《关于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在这一意见中,对郑大一附院“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做出了不少令人艳羡的规划。
科技量值排名要进全国前10
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河南要有1所医疗机构科技量值排名进入全国前10,20个学科科技量值排名进入全国前10;省域患者外转率控制在5%以内。到2035年,河南医学科技创新实力要位居全国前列。
就在2022年8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医院/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名,河南有两所三甲医院进入百强榜单,郑大一附院位列第21位,河南省人民医院第97位。
近几年的榜单数据显示,郑大一附院在科技量值方面的排名一路飙升,2014年排名第53位,2015年第42位,2016年第36位,2017年和2018年分别第31和第32位,2019年升至第23位,2020年、2021年均排名第21位。
而在医院学科科技量值中,2021年,郑大一附院有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
据该院网显示,目前医院可谓人才济济,具有博士学位的职工2057人,硕士3443人。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18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青1人、千人/百人计划专家3人,中原学者3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优秀专家28人,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5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中原名医16人、中原基础领军人才2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6人、博士后人才1人。
就在2022年6月29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召开了人才暨科技创新工作大会。会议透露,未来5年,秉承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原则,郑大一附院计划全职或柔性引进2—3名院士,引进或培养国内外科研型高层次人才80名,临床型专业技术骨干50名,引进高水平博士1000名。
意见提出,河南着力打造优质医疗资源聚集新高地,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依托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成心血管、儿童、神经疾病、中医(肿瘤)、呼吸、肿瘤、中医(脑病)、中医(骨伤)等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积极拓展妇产、眼科、精神、创伤等重点领域,形成河南省优质医疗高地。
国家医学中心的主体医院都是国内的顶级强院,本次意见为郑大一附院立下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规划与目标,不得不说,郑大一附院未来的发展,以及在全国医疗格局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期待。
来 源 | 看医界、郑大一附院官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引以为戒![详细]
买不起眉笔我并不后悔,因为患者出院时的笑容不需要任何的装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