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又一知名医生突然离世,年仅41岁!

又一知名医生突然离世,年仅41岁!

2021-06-10 08:23 阅读:12815 来源:爱爱医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他是病人的一座山,更是家庭的一座山,现在他走了,家里的山也轰然倒塌....
巨大的压力之下,医生的健康该怎样保证?
 

突闻噩耗,“白求恩式”好医生庞军涛逝世

今日(6月8日),潍坊市人民医院发布讣告: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庞军涛于2021年6月6日不幸辞世,享年41岁。
 
据讣告显示:庞军涛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历任麻醉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重症医学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
 
庞军涛是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庞主任不忘初心,十几年如一日,以患者为中心,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积极参加院内外重大抢救和会诊,主动请缨抗击疫情。他全身心投入重症医学事业,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广大患者和业界同道的尊敬和赞誉,曾获“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潍坊市疫情防控先进榜样”“潍坊好人”“潍坊市金牌医生”“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员”“医院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
 


虽然这几年医生猝死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但庞主任的离世还是让知情的人们倍感压抑。他是患者的一座山,更是家庭的一座山,现在庞医生走了,他家的山也轰然倒塌了。
 
事实上,在庞医生去世前的前两周,据医护多消息,也有两名年仅40余岁的年轻医生相继离世。
 
医生们在工作和科研的夹缝中求生存
事业未竞身先死,这好像成了医圈的魔咒,让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更加年轻的医生们都难以逃脱。我们不得不去深思,为什么最懂健康常识和医学知识的人,反而容易英年早逝呢?
 
小编整理一下这几年被报道猝死或是自杀的医生的相关信息,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点:这些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医生,他们很多都是大医院相关科室的一把手,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有优秀的成绩,但与成绩相随的是,他们所承受之重,已经远远超出了身体的负荷。
 
近年来,很多医院为了创收,为了满足自己发展的欲望,在医生资源和专家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之下,实行“无周末差”就诊 ,挤压医生休息时间的同时,还会给出医生做科研,发表论文的指标,在工作和科研的夹缝中生存的医生们健康正在被最大程度的压榨和透支。
 
前段时间,一名39岁的陈姓博士医生就在某社区分享(吐槽)了自己的遭遇。
 
2013年,陈医生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后,就去了湖南一家三甲医院做外科医生。2018年,陈医生开始做总住院医生,在普外科各科室轮转,白天手术、晚上急诊手术、周末在医院值班,曾经历过60小时无休。
 
陈医生的时间都给了工作,给了病人,勤恳敬业的他鲜有自己的闲暇时间,即使有也得见缝插针做科研,写论文。在疫情来临之际,陈医生主动请缨去武汉抗疫一线。
 
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陈医生,学历无可挑剔,关键还足够勤奋努力,前途肯定不可限量。但现实中的陈医生连转正都是问题,因没完成医院规定的“科研任务”,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医院下了最后通牒:要么转岗做技师,要么就辞职走人。
 
而在医院中,面临着陈医生这样处境的医生不止一位。在大医院里,人才济济,像陈医生一样因为科研转不了或是评不了优、晋不了级的医生不在少数。甚至很多已经工作十几年的优秀医生,临床技术过硬,但学历不够、科研不达标等,直接被开除的很多。
 
在成年人的世界,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需要养家糊口,工作是获得收入的来源,为了不被辞退,拼命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得挤出时间去完成医院规定的各种科研任务。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生活压力可想而知,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下,健康早已经被透支。为此,小编想说,希望大家能够适当的放慢自己的脚步,毕竟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命没了,所追求的一切又有何用呢?

同时,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真的呼吁社会多关注一下医护群体的健康问题,医务人员真的需要减压,很多医生的身体已经超负荷了,只有他们健康了,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会有所依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