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脏器法时与用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uori重现 于 2011-11-15 19:00 编辑

前面在“土”配长夏时已经提到了天气、地气的不同步,不过只分析了长夏。一年中,所有时候,天气地气都是不同步的。



冬至之后,天气由闭藏之极,变为生,而此时,地气依然继续“藏”,所以此时,日照变长,而地面温度、草木等依然继续闭藏。地气收藏,而天气生发,天气先是被郁,后郁久复发,由“曲”到“直”,相当于种子萌而未发之时,对应于十二地支的“子丑”。


大寒时,地气也闭藏到极点,开始生发,此时天气地气共同生长,相当于种子萌芽之时,在十二地支对应于“寅”,后来,种子破土而出,对应于十二地支的“卯”,卯时,虽然草木并不茂盛,刚发芽而已,但此时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并且在子到卯之间,生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



天气过了“卯”之后,生长速度依然很快,但是一天比一天减慢(减慢的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土作为冲气的力量,让其他四行都有一种“归于土”的趋势,当超过“卯”之后,也就是超过“土”这种不偏不倚的位置后,速度就会逐渐减慢,钟摆的例子可以帮助理解)

天气虽然超过了“卯”,但地气并未到达“卯”,仍在加速生长,直到超过卯后,逐渐减慢。


土金


当天气超过“午”后,天气停止生长,但此时地气仍在继续生长,这时候相当于“未”时,“未”指树的上部尚未丰盛,此时天气停止了生长,而地气继续生长,草木不再长高,但却逐渐枝繁叶茂。

到达“申”之后,天气、地气都开始收藏,从此之后,枝叶慢慢枯黄,而果实也慢慢成熟。

在这个阶段,天气停止生长,并逐渐变为杀藏,地气正好赶来,让环境多湿,让万物成熟,形气(地气归于形、天气归于气)的运化之差减少,所以说“至则气同”。反之,在春分、秋分的时候,形气运化差距最大,所以说“分则气异”。



当超过“酉”时,卯酉都处于“土”的位置,所以当天气过了“酉”之后,天气肃杀的速度减慢,但是地气尚未到达“酉”,仍在加速肃杀。

当达到“亥子”的时候,此时天气闭藏的程度已经很大了,但是速度却很小,已经快停止闭藏转化为生长了。天气的闭藏作用快消失了,此时主要是地气的闭藏了,当地气超过“子”之后,新的循环开始了。


上文已经说到“至则气同、分则气异”,在这同和异之间,有时天气的作用较明显,有时地气的作用较明显。在卯之前,天气的作用大于地气,过了卯之后,地气的作用大于天气,其他阶段同理,可参照下图。


丑辰未戌属土,就是因为“生—长—收—藏—生…”之间的变化都体现了“土”的枢纽作用。




五味:辛散、咸软、甘缓、酸收、苦坚


天地间的事物由于受天地之气生杀的影响,任何一个事物形气的生化虽都表现出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但形气是不同步的。

正如上文所言天气地气,

在木的阶段,主要是气的生发;在火的阶段,主要是形的充实;在金阶段,主要是气的肃杀;在水阶段,主要是形的闭藏;土呢,仍然是枢纽作用,让各阶段都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对应于五味:辛味生气出于阳,咸味长形出于阳,酸味敛气入于阴,苦味藏形入于阴,甘味调和、缓和、联系这各味。


那《内经》酸--肝、苦--心、辛--肺、咸--肾、甘--脾的搭配为何不符合此道理呢?通常我们将此时的状态称为体,而内在的变化趋势成为用(不同于哲学上的体用)。这种五味和五行的搭配,就是指的体味。木所主时,形虽然仍敛藏,但气已经开始生发,此时即体味酸(气未生发),用味辛(气欲生发);火所主时,气的生长程度已经比较大,但形仍在生长,即体味苦(形未充实)、用味咸(形欲充实);金所主时,气处于外放的状态,但此时气正欲收敛,所以体味辛(气旺于阳分),用味酸(气欲入于阴);水所主时,形的闭藏为主,此时体味咸(形未闭藏的状态)、用味苦(形欲闭藏)。


体味和用味的功能是互相对抗的,比如把一块石头搬到高处,石头的状态和改变改状态的力是对抗的(前面已经提到,每个系统都会自我保护,改变系统当前状态的力和系统自我保护的力是对抗的)。

五行中,金木是互相对抗的,水火是互相对抗的。五味里,辛酸是互相对抗的,咸苦是互相对抗的。辛散气,酸敛气,苦坚形,咸软形。所以苦能坚阴、能燥湿,坚阴指可以让形闭藏于阴分,比如黄柏治痿、苦味补肾;燥湿指让水湿(处于体味酸的状态)收降于内,从魄门而出。而甘味的作用更不能小视,没了甘,就相当“真脏脉”了,甘可以缓和药力,又可以联系不同的药性。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5 14:44 | 只看该作者
看黑糊糊版主脉法中有
“十二經脈,獨取寸口,榮行脈中,衛在脈外,脈分陰陽,一脈兩動,先至者氣,後過者血。”
这么一句话,这是不是就是形气的不同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