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985|回复: 8

[病案讨论] 李可顽固性心衰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0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是李可老中医治疗心衰的验案,绝对真实的,我们主任总结的,我拿来发到这里,大家讨论啊
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黑糊糊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7-30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量太大,好像是"火神派"的.
发表于 2007-7-3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用药看,是李可的路数。
发表于 2007-7-30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到。请把ppt格式转为word再贴出来。

[ 本帖最后由 白术散 于 2007-7-30 16:12 编辑 ]
发表于 2007-7-30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可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肺心病典型病例
雒晓东

患者陈潜,男性,71岁。
主诉:反复胸闷、气促8年,加重1周。
诊治过程:2006年04月23日入院。中医诊断:喘证(气虚痰瘀饮内停);西医诊断:1.冠心病 心绞痛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3级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 3.慢性阻塞性肺病4.支气管扩张5.左肺尖切除术后。
多次痰培养皆为铜绿假单胞菌,西医历经扩冠、强心、利尿、解痉、抗感染(泰能、特治星)、营养支持(白蛋白、球蛋白、血浆)等治疗,中医迭经温胆汤、小青龙汤、抵当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效不佳。

2006年5月19日延请李可名老中医会诊,时见患者咳嗽咳痰,痰白质稀,状如泡沫,动则气促,胸胁满闷,倚息不得卧,心悸不安,但头汗出,两颧潮红如妆,胸背恶寒彻痛,口淡不知饥,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寸口脉:雀啄脉,足趺阳脉:大促。舌淡紫,舌尖、中部无苔光剥、润,根部苔腻。  


辨证:高年,五脏精华外泄,痰阻于上,气泻于下,阳浮于上;
治法:救阳纳气;处方如下:
制附子200     干姜70   高丽参12(研末吞) 生山萸肉120   瓜蒌30    薤白15      
桂枝45            生龙牡、活磁石各30
炙草90     龟板15(打)砂仁30(生姜汁炒) 生半夏50       辽细辛45    五味子30   
生姜75           白酒2两     ×3剂
加水3000ml,浸泡40分,再煮取500ml,去渍,浓缩为300ml,分3次分服(早、中、晚)。

苏合香丸2丸 早晚1丸.同时停用一切静脉用药,口服西药仅留速尿、安体舒通利尿。
同时服用培元固本散:
田七200          琥珀100        高丽参100   
紫河车100      鹿茸100        冬虫草50   
川贝50            沉香50          油桂50   
蛤蚧10对
 
每次3克  tid


2006年5月21日开始服药,药后第一日,药后有微汗出,额部明显,胸闷、气促得减,可下地行走,咳嗽咳痰稍减,痰白稀,质较前稍结,无胸胁满闷,心悸不甚,背冷减轻,知饥欲食,小便畅快,大便通调,下肢浮肿减轻,夜能平卧入睡。寸口脉:雀啄脉(脉较前有根,右侧脉较左侧脉变化明显),足趺阳脉:大促。舌尖、中部无苔光剥、润,根部苔腻减。

药后第二日,咳嗽减少,咯白稀痰,痰量减少,无手麻、舌麻等,身仄仄汗出,额部明显,胸闷、气促减轻,背稍恶寒,下身不肿,二便通顺。
寸口脉:雀啄脉,足趺阳脉:大促。舌尖、中部无苔光剥、润,根部苔稍腻。

药后第三日,间有咳嗽,咯白痰量少,胸闷、气促大减,身有微汗出,胸背寒痛若失,可室内轻微活动,寸口脉:雀啄脉(脉已有根,右侧脉明显),足趺阳脉:弦促。舌尖、中部少苔、润,根部苔薄腻。
5月28日患者咳喘大减,胸胁胀满若失,乃浮阳渐敛,精气复生之象,仍有痰阻于内,可缓治以图固本。

6月24日:经温肾扶阳法治疗,咳喘症状有所控制,无胸闷痛,无下肢浮肿,二便调,无口干苦,咳痰少,色微黄,偶有口腔溃疡,舌淡胖紫暗苔少脉沉细,血压偶有波动,建议每半月至1月复查一次肝肾功能。
熟附子200(先煎)   干姜90  红参30(另煎) 山萸肉90       肉桂15(局)   桂枝45
龟板30    砂仁30(姜汁炒)   吐丝子30  杞子30           补骨脂30    淫羊霍30
炙草90

7月4日:
神清,咳喘好转,无胸闷,双下肢浮肿,二便调。舌淡胖苔少脉细。
中药守上方7剂。
时服用西药如下:
欣康片 20mg bid;*** 0.125mg qd;拜心同 30mg qd;浪宁片 0.1 q12h;倍他乐克 6.25mg bid;HCT 25mg qd ;安体舒通20mg qd;顺尔宁 10mg bid。


7月11日:
经服温阳补肾法1月多,现咳喘症状明显改善,可步行上三层楼无明显喘促(已多年未做到),纳可,二便调,眠可,下肢无浮肿。舌苔胖紫暗苔少润脉细稍数。
血常规:WBC:12.4 GRAN:77.2%.。ALT、AST正常,BUN、肌苷正常。TCO2:36.9。
继服上方。


7月24日:
咳喘症状改善,可到花园散步上下午各1小时 ,大便难解,时2天1解。下肢末端少许浮肿。舌淡胖紫暗苔少润脉细。昨起流鼻涕,微恶寒。PE:左下肺有细湿啰音,未闻及干罗音。
上方甘草加量至120。
另:生麻黄10 熟附子90 细辛45    3剂。

8月16日:
咳嗽明显缓解,双下肢无浮肿,大便调,畏寒,恶风,胃纳一般,食多腹胀,舌苔胖紫暗舌底脉络迂曲苔少润脉细稍数。
熟附子200(先煎)  干姜90  红参30(另煎) 山萸肉90         肉桂15(局) 桂枝45
龟板30    砂仁30(姜汁炒)   吐丝子20
杞子20          补骨脂20      淫羊霍20
炙草120           云苓30      陈皮5
白术30


8月20日李老再诊:
患者脉牢,无胃气,高年防变,救中气以固肾气:
制黄附片250    干姜90    白术90
茯苓45             红参30   炙草120
紫油桂6(研冲服)
附子逐日加量加至脉变软为度。

8月26日:
经上方治疗,患者服药第一剂3小时后出现腹部鸣响,随后矢气频频,排气后则气顺,大便畅,胃纳好转,仍气短,双下肢浮肿减退,口苦不欲饮。舌淡暗苔薄润,脉逐渐变软。
制黄附片300     茯苓45      肉桂6
干姜90             白术90      红参30
炙草120

9月2日:服上方后,服第二剂中药第一次即出现呕吐出大量白色泡沫痰,第3次即出现腹泻,呈黄色稀烂便,第四剂第五剂皆出现呕吐白色泡沫痰,第6剂服第2次后出现从头至足顺序麻痹,约1小时后自然按顺序消退,自觉咳嗽加重,痰较前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气促有所加重,双下肢浮肿基本消退,时有口苦不欲饮,舌淡暗苔中至根部略白腐润,脉较前变软。总体精神状态好转,自觉体力较前增加,可上一层楼。复查血常规:WBC:10.6 粒细胞:71.4%。
制黄附片300     茯苓45     肉桂6     干姜90
白术90             红参30     炙草120 法夏45
细辛45             五味子20  生姜45   
煎服法:加水3升,煎至600ml,分3次服,细辛后15分钟下。

9月6日:
因患者倦,予加肾四味各30
9月11日:服上方第一剂后晚11点出现呕吐大量白色泡沫痰,自觉呕后轻松,第2、3剂 后出现黑色(中药色)稀烂便,第4、5剂后再次出现呕吐大量白色泡沫痰,大便成形。第6剂 后未再呕吐及解黑色稀烂便,现觉气短、心慌,无明显咳嗽,舌淡暗苔中至根部略厚水滑脉较前明显变软,右脉弱于左脉。
制黄附片250    茯苓45    肉桂6    干姜90
白术90         红参30    炙草120 法夏45
细辛45        五味子20  生姜45   砂仁30(姜汁炒),
肾四味各30,   山萸肉45
煎服法上方加水3升,煎煮3小时以上,取400ml分三次服。
测电解质、***血药浓度。

9月23日:
近期咯痰量减少,觉有1-2次的白粘痰呕出,大便成形,日1-2次,气短及精神好转,下肢浮肿减少,舌淡暗苔薄略呈水滑,脉稍数。9月12日电解质、***血药浓度:0.65ng/ml。
熟附子200(先煎) 红参30(另煎) 杞子30 干姜90          炙草120   山萸肉45 砂仁30(姜汁炒)  补骨脂30   吐丝子30 肉桂6(冲)           淫羊霍30      丹参30 郁金15                 白术90          茯苓45

9月29日:
服上方后无呕吐及腹泻,偶咳,痰少,色白偶带黄色,大便成形色黄,日1-2次,气短明显好转,精神较好,下肢不肿,夜尿约2次,无口干口渴,纳可,眠可,肌肤较前润泽。舌暗红苔根部略厚前中部为薄白苔水滑明显,脉左弦滑右侧弱于左侧。
熟附子200(先煎) 红参30(另煎) 枸杞子30
干姜90          炙草120      山萸肉45
砂仁30(姜汁炒) 补骨脂30      吐丝子30
肉桂6(冲)      淫羊霍30      丹参30     
郁金15         白术90        云苓45
另炖:高丽参15、冬虫草条、蛤蚧1对尾鹿茸3-5克  隔天炖。

10月11日:
近日有少许气促,胸闷,偶有咳嗽,痰黄粘量少,四肢无浮肿,胃纳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舌底脉络迂曲,脉左弦右滑。
熟附子200(先煎)   干姜90    炙草120
山萸肉45   肉桂6(冲) 砂仁30(姜汁炒)
边条参30(另煎) 枸杞子30    补骨脂30
吐丝子30      淫羊霍30     丹参30
郁金15        白术90       云苓45
龙骨30        牡蛎30

11月1日:
面红减轻,现无咳嗽、气促,四肢无浮肿,胸部气紧感,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稍暗苔根微腻,舌底脉络迂曲。脉左弦右滑。
熟附子150(先煎)   干姜90    炙草120
山萸肉45   肉桂6(冲) 砂仁30(姜汁炒)
边条参30(另煎) 枸杞子30    补骨脂30
吐丝子30     淫羊霍30      白术90
云苓45   法夏30   细辛30   五味子20

现患者无明显面红,精神可,可上三楼无气促,偶咳,少痰,无胸闷心慌,无双下肢浮肿,纳眠可,二便调,2006年12月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明显减轻,西药已减至:
欣康片20mg bid     倍他乐克12.5mg bid
拜新同30mg qd      ***0.125mg qd
发表于 2007-10-1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handshake :victory:
发表于 2007-10-1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 xiazai
发表于 2007-10-2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2-12-6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可老积累料丰富经验,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0: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